劉新杰的板書能力,并不比學院教師差,他轉過身很快在黑板上寫出一道經典例題。
“設數列{a_n}滿足a_1=√2,a_(n+1)=……”
“證明數列{a_n}的收斂;”
“求極限_(n→∞)a_n。”
……
“大家先來看這道題,經典的遞推數列極限題,下面我們采取黑板接力,輪流上臺逐步推導步驟,然后再由全班共同討論糾錯。”
劉新杰回過身望向臺下眾人,嘴角上揚噙著淡淡笑容開口往下講。
無論黑板接力還是一題多解,都屬于數院習題課經常使用的講題方法。
雖說壓力巨大,但提升速度同樣很快。
而事實證明正是如此。
幾乎隨著劉新杰的話音落下,除陸明哲和蘇夢等對自己水平有些信心的競賽生,其余人頓時不由得緊張起來。
目光牢牢盯著黑板上的題目信息,紛紛開始在草稿上演算起來。
主要若被點到名上臺,卻寫出錯誤步驟,面子上掛不住不說還會影響到下個人。
至于此時的徐銘,則正埋頭刷習題作業。
沒辦法。
連二十幾道作業題,解答起來都感受不到難度,怎么看也無必要再去聽講。
相信劉師兄會非常理解。
反倒是陸明哲表現的很是積極,當即舉手起身踴躍申請上臺。
“劉師兄,我來寫第一步吧?”
“那就交給陸明哲同學。”劉新杰聞言瞥去目光,當即伸手把粉筆遞過去。
另外值得一提,陸明哲并非只寫出證明步驟,完事不忘面向大家多講了兩句。
“這道題是考察單調有界原理的應用,以及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解題需要一定的代數放縮技巧來證明。”
他點明解題思路時,目光有意無意朝徐銘瞥去。
瞧見對方并未抬頭后,心里稍感失望。
本想看到其生出戰意也上臺寫出后面步驟,結果竟是壓根沒重視習題課。
而有著陸明哲率先打樣,接下來教室內的氛圍迅速變得活絡熱鬧不少,作為競賽生的蘇夢甚至蔣旭都上臺接力寫出了證明步驟。
且通過全班一致認定正確。
然劉新杰卻像是揣了什么心事,中間時不時把視線移動到徐銘身上。
奈何沒有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