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不再看那御座上的龐大陰影,深深地一拜到底,額頭緊貼著地面,緩緩閉上了眼睛。
把造反的罪名扣到那些手下的身上,再通過那些手下,把臟水潑到老皇帝的身上。
把前身做的那些荒唐事,狡辯成自己是被老皇帝寵愛其他皇子,逼的只能通過自污來自保。
提起已故的母后,希望能勾起老皇帝對母后的一絲愧疚之情。
這是短時間內,能夠想到的最好的逆風翻盤的辦法了。
再配合自己這精湛的演技,能做的都已經做了。
要是還翻不了盤,那也沒辦法了。
愛咋滴咋滴吧。
甘露殿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燭火不安地跳躍,映照著御座上那如山的身影。
他死死盯著地上那個滿臉是血、仿佛認命等死的兒子,緊握在御座扶手上的那只巨掌,指節因為用力而捏得發白,微微顫抖。
李陵一番誅心的控訴,尤其是最后關于“母后萬箭穿心”和“保留太子名分”的哀求。
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準地刺中了李景內心最深處那一點點關于發妻的,早已被權力和猜忌冰封的愧疚。
以及他最大的軟肋——名聲!
李景的腦子飛速運轉,帝王的冷酷本能壓過了憤怒和被刺痛的復雜情緒。
是啊,誰會相信一個只知沉迷于美色的廢物太子,會帶著百名護衛謀反。
連他都認為是自己授意那幾人教唆他謀反,朝野上下又會怎么想。
天下人皆知朕喜愛晉王,若這個時候世人眼中的廢物太子,因謀反而定罪。
還是如此荒唐兒戲的謀反,天下人會怎么看朕。
世人會怎么想?史書會怎么寫?
一個逼死嫡長子、忘恩負義、愧對發妻的薄涼皇帝?
他不能認這個謀反的罪名!
昨夜昨夜那場鬧劇般的“謀反”,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那幾個蠢貨自己自作聰明,以為揣摩到了朕想廢太子的心思?
還是另有其人?
晉王?楚王?
還是哪個皇子想借刀殺人,徹底攪渾這潭水?
晉王朕是想要立晉王。
但若是以這樣的方式扶他上位,他的位子能穩嗎?
日后會不會有人打著為戾太子鳴冤的旗號,將這臟水潑到晉王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