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自重僅為17噸。
換言之,推重比高達9!
這個性能已經無限接近了第四代隱身戰斗機所需要的超音速巡航發動機的性能了。
全壽命測試還在進行,就在此時,用于測試發動機壽命的樣機,還在測試車間里瘋狂轉動著呢!
已經2000多個小時沒有出問題了。
李干等不了這個測試結束,力排眾議裝上殲-10c進行試飛。
宋文忠和薛懷德期待多過緊張,他們非常清楚,殲-10c要是裝上渦扇-10,其性能將會得到全面的提升。
最大航程4000公里,最大作戰半徑1400公里,最大載彈量能達到8噸!
而且,殲-10是有受油管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機動性的提升就更加的明顯了。
要知道,推力足足提升了3噸?。?/p>
可以說,搭載了渦扇-10大推力發動機的殲-10c,除了航電系統外,其他性能已經提前三十年實現了。
大家如此期待且緊張,便可以理解了。
三叉戟試驗機起飛了。
這種噴氣式支線客機是英國霍克公司生產的,投入使用是1962年,東大1970年就引進了。
二戰后,除了蘇聯,最早和東大展開貿易的是英國,不是英國這群白皮豬人好,而是這幫白皮豬眼里只有利益。
李干促成的出口型59坦克,上面用的105毫米口徑坦克炮,就是東大引進英國的l7型火炮仿制而來的。
選擇三叉戟客機作為渦扇-10的試驗機,還有一層非常關鍵的原因。
三叉戟客機使用的是三臺斯貝rb163-25k512-5w渦扇發動機。
(各位看官,引進斯貝發動機的時間和引進三叉戟客機是同一年……)
這種帶一串亂七八糟字母數字的發動機,就是斯貝的民用型號,單臺推力54噸。
首先,渦扇-10的最大推力達到了148噸,三臺民用斯貝總推力是162噸。
在空載的情況下,哪怕兩臺民用斯貝全部壞掉,或者渦扇-10壞掉,都完全能夠滿足飛機安全返回降落。
別忘了,飛機上只有李干和賀明飛二人,客艙里是一個人沒有的,少了一百人的重量,安全系數大大增加。
還有一點,渦扇-10里面有超級斯貝的基因,換言之,安裝在三叉戟客機上進行試飛,線路管路等等,基本上不需要做很大的改動。
這就是將三叉戟客機用作渦扇-10試驗機的原因。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