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秋一聽也很理解:“也對,你這幾天辛苦了,生病,照顧病人,應付發瘋的家人。”
每一件都值得焚香沐浴,把晦氣清出去。
“還有呢?”沈清慈乜她眼。
湛秋又認真地補充:“還有工作,請假還要開會,非常晦氣。”
“還有呢?”沈清慈停下來看她。
湛秋被她盯得心領神會,害羞又期待地笑起來:“還有,當然是因為我們好多天沒有了,洗干凈比較方便是不是?”
她好像完全忘了這幾天里,沈清慈還經歷了受騙,戳破謊言等一系列的事故。
可能因為結局是完美的,湛小姐又被偏愛得過頭,壓根不往心里去。
沈清慈現在心變軟了,嘴巴更軟,也不忍心多說她,放在從前怎么都要拿出來重提,戳戳某人的鈍感之心。
現在她更愿意配合著說,“方不方便,就要看你想做什么了。”
看湛秋滿足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湛秋帶著她在酒店住了一周多,做了不知道多少次,期間指套也有補過貨。
湛秋不是一個對“歸屬感”需求高的人,原因是她從來居所就很多,很少在某個地方長久居住。
所以對她而言,只要是她自己下榻的地方就都是家。
哪怕是酒店,如果她住得舒服,又有人陪著她,那也算家。
可是,幾年后,再回到沈清慈的公寓,趟在這張床上,與沈清慈做親密的事情時,她還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有一種“終于”的感慨漫上她心間,好像那之前的相遇相處無非是為了拿到這張床的入場券。
湛秋喜歡這里,喜歡被沈清慈布置得冷冷清清,沒有生活痕跡卻讓人貪戀的領域。
親密的舉動全程是一部微型小說。
開篇是引出下文的楔子,或簡短但精練到位,或綿長又細心備至,留些線索和提示,勾出幾簇渴望繼續的火光。
湛秋照顧到她每一處看似尋常冷靜,但藏著寶藏的地帶,只需要耐心地探索一會,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和邀請。
正文為劇情需要而風格各異,講究起承轉合。
篇首或緩或慢,娓娓道來,或開門見山,之后再一步步地擴展,深入,完整交代這篇故事。
湛秋選擇了由淺入深的敘事,因為了解沈清慈的閱讀喜好,這樣更能令她得到最終的滿足。否則她會吃不消,書也讀不下去了。
“清慈,你是不是還在發燒?”
“……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