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嫵:“他若來了,我可不見!我出門去玩!”
寧三郎贊同:“三哥帶你出去玩,讓他們在家招待這個人!”
他對景熙帝的稱呼是“這個人”,“那個人”。
寧蔭槐略沉吟了下,也就應了。
畢竟這個人已經來了這偏僻小鎮,他所為何來大家都清楚,一味躲避也沒用,對方禮數如此周全,他們也不可能失禮。
于是寧蔭槐便寫回帖,寫回帖時,怎么稱呼自然要細細思量,對于景熙帝的身份,大家看破不說破,但該敬重還是要敬重。
阿嫵:“那就寫他的字吧,他的字是執安。”
她這一說,寧家父子四人的視線再次匯聚到她身上。
阿嫵:“就是執安啊……”
寧蔭槐其實是知道的,讀書十幾年,怎么可能不知道當今天子的表字,只是聽女兒這么大咧咧地說出來,還是有些不適應。
那是天子啊,讀書人都要避諱的……
他輕咳了聲:“那就以表字稱呼吧。”
寧三郎嘀咕:“這是什么表字,不好聽!”
寧蔭槐道:“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阿嫵道:“對,這句話出自道德經,意思是執守大道之德,天下人因此歸附的意思。”
她這一解讀,父子四人又同時看向她。
阿嫵愣了下:“……我說錯了嗎?”
寧三郎心緒復雜:“阿嫵如今倒是很有些學問了。”
阿嫵想起往日,她被老皇帝逼著讀書,抱在懷中手把手地教,還要這樣那樣的……
她臉紅,喃喃地道:“人家宮中有規矩,進宮后都要讀書的,我可是當過皇貴妃的,我當然會讀!”
寧大郎想起之前阿嫵的言語,也終于明白了:“你會算學,也是在宮中學的了?”
阿嫵:“嗯,他非要我學!”
他……
父子幾人自然明白,這個“他”就是天子。
寧蔭槐不著痕跡地問道:“和海外諸國通商一事,自然也是皇帝說給你的?”
面對父親的詢問,阿嫵有些心虛,她眼神飄忽:“……是,反正隨口說說,他當時說要去海外尋你們的,于是順便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