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算了,不班門弄斧。”孔祥熙擺手拒絕。
墨索里尼哈哈大笑:“就你來,就你來,不要推辭!”
“那我就……來一首?”
孔祥熙說著站起來,用山西太谷口音吟誦:“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龐德立即說道:“這首詩我知道,是朱熹的《觀書有感》,但聽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
“你以前聽誰念的?”周赫煊問。
“一個日本詩人,”龐德說,“我的中文不是很好,只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我對中國文學的了解,都來自日本朋友。”
“可能是口音問題吧。”周赫煊笑道。
用日本口音和山西口音念同一首中國古詩,聽起來能一樣那才見鬼了。
龐德一臉向往的評價說:“這首《觀書有感》,就很有意象美。半畝方整的池塘像鏡子打開,天光和云朵的影子交相輝映,寥寥十多個字,就勾勒出美麗的自然畫卷。中國漢詩實在太美了,美得讓人窒息,我恨不得自己也出生在中國!”
不愧是在英文詩中夾雜漢字的美國詩人,對中國文學的崇拜已經瘋狂了。
墨索里尼卻皺眉道:“太短了,太短了,中國詩都這么短嗎?”
“中國漢詩從來不用花哨的辭藻雕飾,它簡潔、生動、瑰麗、準確、富有意蘊,這也是我們意象派所追求的創作理念,”龐德連忙為中國古詩正名,又對周赫煊說,“周先生,你也朗誦一首漢詩吧。來首長一點的,讓總理閣下好好欣賞。”
周赫煊心想:你既然喜歡意象,老子倒是可以給你吟一首《沁園春·雪》,就怕孔祥熙他們聽了炸毛。
周赫煊由于經常做演講,私底下專門練習過,朗誦詩歌的水平也隨之提高。他清了清嗓子誦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周赫煊的語調抑揚頓挫,情緒層層遞進,即便是孔祥熙,都聽得有些熱血上涌。
“好,太好了!”
龐德搖頭晃腦大贊:“這首漢詩,我聽日本朋友朗誦過。但他的朗誦,遠遠不及周先生的朗誦,就好像炙熱的夏天飲冰水一樣的舒暢!”
“詩歌之美是超越國界的,我很喜歡這首詩的朗誦,”墨索里尼覺得有點意思,“周先生,能翻譯一下詩歌的含義嗎?”
周赫煊當即把詩歌翻譯成意大利語,墨索里尼聽得異彩漣漣。雖然他自己寫的詩孤獨小資,但卻格外欣賞豁達豪放、熱情洋溢的作品,當即拍手道:“寫得真好,特別是那幾句,人生得意了要縱情歡樂,不要讓酒杯空對月亮,上帝創造我肯定有意義,百萬家產喪盡也會回來。這跟我們意大利人的處世是相同的,寫這首詩的作者,有著一顆意大利的心臟。”
墨索里尼對《將進酒》極為喜歡,還專門讓周赫煊把全詩寫出來,用意大利語給中文詩句做注解。
孔祥熙見到這種情況,立即主動加入,變著法的用中國古詩討好墨索里尼,希望對方一喜之下就答應了借款。不得不說,孔祥熙雖然長得像頭豬,但肚子里還真的有貨,人家的古文功底強著呢。
可惜,墨索里尼雖然高興了,但卻對借款之事提也不提,各種嘻嘻哈哈的繞彎子躲避。
直到離開墨索里尼的書房,龐德拉住周赫煊私語道:“周,我想學習中文,翻譯中國的古代作品。你可以幫忙嗎?”
“當然。”周赫煊笑道。
龐德在西方還是很有名氣的,有他翻譯中國古文典籍,這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