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遜苦笑:“我們還有選擇的余地嗎?任何一絲機會都要抓住。”
嘉道理怒目而視:“你想違反懷斯先生的指示?”
沙遜攤手聳肩,冷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上級,我為什么要聽他指示?”
“懷斯先生”的全稱叫斯蒂芬·塞繆爾·懷斯,是美國猶太人復國組織、美國猶太人協會和世界猶太人議會的創始人,堪稱30年代猶太復國運動的精神領袖。
歷史上,日本宣稱愿意幫猶太人在東北建國,許多猶太人都被誘惑到了。正是斯蒂芬·懷斯站出來強烈反對,并放話“任何與日本協作的猶太人都是賣國分子”,才讓猶太難民徹底拒絕了日本的“好意”。
聽到沙遜對復國領袖不敬,嘉道理氣憤道:“猶太人只有民族,而沒有國家。我們想要復國,就必須齊心協力,而不是藐視猶太領袖的權威!”
沙遜說:“跟日本人合作是一條捷徑。”
嘉道理生氣道:“你忘了六年前的卡斯帕事件?”
“呃……”沙遜頓時語塞。
哈爾濱那邊的猶太難民也很多,但大部分是20年代從蘇聯跑來的“白俄猶太”。早在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就開始跟東北猶太難民合作,但卻誘捕、拷打和殺害了一個叫西蒙·卡斯帕的猶太人。
自此之后,東北猶太難民便不再信任日本人,遂大批逃往上海,并將這種對日本人的不信任和恐懼傳播到上海的猶太圈子。
猶太人很記仇、很抱團的,只此一件事,就讓他們覺得日本人不可信。
嘉道理又繼續說道:“‘滿洲國’也在積極營救猶太人,而東北是‘滿洲國’的地盤。如果我們答應在東北建國,那么‘滿洲國’會怎么想?被‘滿洲國’營救的同胞必然受到迫害!”
沙遜笑道:“溥儀只是日本人養的一條狗,不用在意他的感受。”
嘉道理氣得站起來說:“我不是跟你商量,而是傳達世界猶太人議會的決策。議會已經討論出結果,那就是必須跟中國人合作,不要再跟日本人有任何接觸!”
“真是愚蠢的決定啊。”沙遜連連搖頭。
這就是兩人之間的區別,嘉道理比較服從大局。后來在日本即將占領香港時,他把自家的電廠都炸了,就是為了給日本人添堵。結果,嘉道理在香港和內地的產業,全都被日軍強行沒收,嘉道理全家也被關進了集中營,他本人甚至在集中營里病逝,到死都沒有看到戰爭勝利的曙光。
而沙遜呢?雖然他用自己的房產接納了猶太難民,但卻一直和日本人保持聯系。后來日本迫于德國壓力,在上海設置猶太隔離區,讓猶太難民饑寒交迫,沙遜也沒站出來幫一把。
沙遜因此風風光光的活過二戰,并保住了自己的財產,還在戰后大肆拋售產業,給上海的金融造成極大混亂。
此時嘉道理代表的是世界猶太人議會,沙遜再有錢也得遵守決議,否則他就要被整個猶太族群孤立了。
而遠在美國,圣誕節之后的第二天,南京大屠殺紀錄片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