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海哈哈一笑,“是這么個道理。行啊,我買兩百架,不過我有個要求。”
“老李,你又有什么要求啊?”年萬樹問。
李遠海說,“東珠廠優先交付給我,云陽廠和紅都廠的,我就不搶了。”
李干連忙說,“三位首長,干脆這么安排,云陽廠負責生產陸航的,紅都廠負責生產空軍的,東珠廠生產海航的,同時,我針對各位的具體需求,對你們的飛機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設計和改進,如何?”
年萬樹一揮手,“沒問題,我同意。”
王海龍說,“安排得很合理,的確是要針對各軍種的特點和實際需求,搞出三個版本。”
陸航版、空軍版、海航版,一機多型,非常合理的做法。
李遠海說,“我同意,不過,阿干啊,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東珠廠的生產線改造出來。”
“請李司令員放心,我盡全力。”李干表態。
年萬樹這個時候說,“那就這么定了,行了,你們二位該干嘛干嘛去,我和阿干有事要聊。”
王海龍和李遠海笑著指了指年萬樹,二人就結伴一邊說這話一邊往招待所那邊步行過去了。
年萬樹讓隨從不要跟著,他和李干信步走到了平行公路邊上的草地上。
他沉聲說,“你提交到總部的,關于盡快組建陸軍航空兵部隊的分析報告,宮老親筆批示‘很有必要,盡快落實’。”
“反擊戰的教訓就擺在那里,如果當時我們有陸航部隊,這個仗還能打得更漂亮一些。”
的確如此,對安猴的反擊戰中,李干提出的方案是,集中了全軍所有能飛的直升機,全部用于傷員后送空運和緊缺物資空運上面。
但是,因為編制混亂,效果是不如預期的。
如果當時就有陸航,反擊戰中,我方部隊的傷亡還能降低!
一年前,李干就根據反擊戰的教訓,基于此,以大量的數據和事例為基礎,撰寫了《關于組建陸軍航空兵部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報告》。
直到最近一段時間,最高統帥部正式決定組建陸航部隊。
年萬樹說,“攻擊機部隊不是陸航的主力,王海龍這家伙說得挺對,陸航還是要以直升機為主。”
“你提出了很多問題,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在報告里是沒有看到的。直升機怎樣解決?”
當前最新的是直-6,然而,性能已經全面落后了。
李干回答道,“引進,走引進-消化-國產-改進-自研的路子,這是最快的路子。”
年萬樹很意外,他說,“你在處理東珠廠運-10工程的時候,是明確表態和‘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陣營決裂的,怎么到了直升機這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