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伯父、二伯父、三伯父、四伯父……乃至排行老七的父親,衛英雄都是如此。”
“我的親哥哥,堂哥……一共三十七位,死于戰場!”
“現在輪到我了,這棺材就我衛淵替自己準備的,如有戰,我衛淵哪怕是廢物,為了守護國家,為了保護你們,我也要沖上沙場,身先士卒,死而后已!”
隨著衛天、衛云用獅吼功將衛淵的話重復一遍后,所有之前罵衛淵的人,全部低下頭。
他們的確可以罵衛淵,但卻不能罵衛家,衛家英雄家,將軍冢,滿門為國盡忠,戰死沙場,普天之下就連南昭帝都沒資格譴責衛家一句。
“拿筆來!”
喜順連忙將筆墨送上來。
衛淵劃破自己的手指,鮮血滴落硯臺之中,直接在鐵血丹心榜上寫了起來。
《祭衛門忠烈文稿》
維年月日,余哀痛深切,謹以清酒庶羞之奠,敬祭于衛家英烈在天之靈,暨其七子忠烈之魂下。
嗚呼!一門忠烈,昭昭如日月之經天,耿耿似江河之行地。
昔者英雄,并赴國難,戰死沙場,魂歸九泉,實乃國家之殤,宗族之痛也。
忠烈之魂,永垂不朽!保佑我邦,國泰民安,萬世昌隆。
尚饗!
所有書生在許溫與崔闊的帶領下跑過去,原本衛家謀士還想著如何碰高衛淵的書法。
可如今看來不用了,因為他們已經看傻了。
其他不論,單說衛淵筆法圓轉遒勁,以中鋒為主,藏鋒出之,筆觸生動有力。行筆忽快忽慢,字與字間似斷還連,形成了跌宕起伏的天人合一效果。
崔闊反應過來,發自肺腑地點評道:“世子的悲憤之情,貫穿全文,這不僅僅是一篇悼文,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啊!”
“對啊,全文在世子衛淵的極度悲憤情緒下完成,沒有刻意追求章法和布局,自然狀態下的創作,直抒胸臆,充滿了真實感和生命力!”
哪怕是不認字的百姓,雖然看不懂寫啥,但卻能通過《祭衛門忠烈文稿》的字里行間,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憤情緒。
養心殿內,聽著小太監的匯報,南昭帝不覺得如何,朱思勃猛地站起身。
“我知道這家伙為什么要抬棺前來了,我…我竟替衛淵做了嫁衣!”
“好一出,抬棺上城樓,血書祭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