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凱靜靜地站著,任由憤怒的村民發(fā)泄。
他沒有辯解,只是默默地走到靈堂前,將手中的白菊輕輕放在棺木上。
然后,他緩緩跪下,對著張老太爺?shù)倪z體重重嗑了三個頭。
全場一片寂靜。
沒有人想到,這位年輕的鎮(zhèn)黨委書記會如此鄭重地為一個“反對者”
送行。
羅澤凱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低沉而有力:
“我不是來爭對錯的。
我是來送一位老人最后一程的。”
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張老太爺是我們芙蓉鎮(zhèn)的一位長者,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根。”
“他用生命表達(dá)了對祖墳和信仰的守護,這份情感,我尊重、理解,也痛心。”
人群中有人低聲啜泣。
羅澤凱繼續(xù)說道:“我知道,你們很多人心里憋著氣,覺得政府不講情義,只顧工程。”
“但我想告訴你們,張老太爺?shù)乃溃瑢ξ覀儊碚f,同樣是沉重的打擊。”
他頓了頓,看向那位怒斥他的老男人——張老太爺?shù)膬鹤訌埓笊剑?/p>
“你說得對,如果你的父親是因為遷墳而死,那我們確實有責(zé)任。”
“不是法律責(zé)任,而是道義上的責(zé)任——我們要反思,我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是不是說得不夠清楚,是不是聽得不夠認(rèn)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