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了呀,教會了徒弟沒師父。”陳先生好給面子地拍拍手,“被你發現了,玩不過了,玩不過了。”
思思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草!你好聰明啊,你怎么想到的?”
碧蓮問道:“所以從死亡到發生尸僵大概需要多久?”
阿奇說:“不太清楚,但六小時肯定早就僵了——不過如果尸僵時間很重要的話,作者應該要給出相關線索吧?現在線索卡和劇本里都沒提到,那這算是劇本漏洞嗎?”
而我正式開始了裝逼時間:“不是,尸僵時間本不該是個重要線索。作者只是按照現實世界的生活常識順順溜溜地往下寫而已——死者是早上6:00左右死的,那當然還軟乎乎的,可以被垂直吊起。如果按正常的玩法,只要我們盤出思思的行兇手法,追問出貓尸當時是被扔進鐵桶里了,那立刻就可以排除我的嫌疑——畢竟思思不是幫兇,她本就該和我們一起合力追查兇手,所以發現自己不是真兇后當然會積極給我們提供信息。”
我說:“但是作者也沒想到還有這種玩法——【化學課代表】和【神秘女孩】達成了合作,這兩個人物一個是體委的目擊者,一個是我的目擊者,合作后幾乎可以覆蓋整個劇本,當然就可以編造出另一套劇情。唯一不合理的就是死亡時間提前了太多,如果不考慮尸僵現象,那確實就是完美的——如果非要說,作者沒有給出相關線索,所以不用考慮尸僵現象,那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樣的話以往的玩家們早就會發現這個不合理處,這個劇本也就不會成為一個高價的質量本了。”
“所以說,我們現在其實可以復原一下昨晚發生的事。”
“昨晚6:00,我去校長辦公室,約校長9:00在教室見,這個過程被思思看見,思思開始行動。”
“6:30-7:00,別人都在吃晚飯,思思去殺了一只貓,并凍在食堂儲存肉類的冰柜中——這導致一些肉上面沾到了貓毛。”
“7:30所有學生回到宿舍。”
“8:00我去查寢,除了思思已經外出,所有人都在。”
“8:30思思到達食堂,取出棍狀貓尸裝入布袋,并放了些碎冰在布袋中,用以保溫。但所謂的‘在這個過程中沾濕木炭’,應該是陳同學幫她編的臺詞。”
“9:00思思到達教室,途中布袋一路滴水,但她顧不上這么多。同時我也到達教室,于是她躲在外面目睹我給校長下安眠藥并燒炭。但因為化學知識匱乏,她不知道我這是為了殺死校長。”
“9:30我離開教室,思思進入教室。她用棍狀貓尸捶打校長后腦,然后將貓尸扔進炭桶,造成炭火熄滅、木炭受潮。但校長并沒有死。”
“10:00思思回到宿舍,我到女生宿舍查寢后離開。”
“之后過了一個小時,11:00,四處追殺我和校長的阿奇,終于找到教室來,用匕首捅傷校長,校長依然沒有死。同時,這個過程被跟蹤他的陳同學看見。”
“11:30,陳同學和體委阿奇一前一后回到宿舍。”
“這之后,就是陳同學的發揮時間。”
這里我做了一點分析:“我在凌晨3:00回收了我用來封住教室窗戶的濕布,如果陳同學在這之前燒炭的話,根本燒不夠三小時,所以他的三小時燒炭時間應該在這之后——恰好是凌晨3:00-早上6:00。那從這往前推的話,其實他的時間線是可以被卡死的。”
然后我就繼續了:“凌晨1:30,見體委阿奇已經熟睡,陳同學為了幫他善后,起床離開宿舍。”
“2:00陳同學到教室,對教室環境和校長的情況進行勘察,決定借用我的思路殺死校長。他將貓尸拎出放在一旁,然后帶上已經受潮的炭離開教室。”
“2:30陳同學到達食堂,將受潮的炭放回炭堆,又取走了等量的新炭。”
“3:00陳同學返回到教室,同時我也到了——可能是他還沒來得及開燈,也可能是聽到我的腳步聲就關燈躲了起來,總之我沒有發現他。我當時以為教室內已經滿是,擔心爆炸,所以也沒有開燈,沖進去拿走濕布就走了。而陳同學立刻進入教室,重新封窗,并燒起炭火。”
“這樣完成殺人行動后,陳同學啟程回宿舍。”
“早上6:00日出,阿奇到達教室,此時校長剛死透,阿奇脫掉校長的衣服并將他吊起。同時陳同學在宿舍醒來——他沒有和阿奇私聊過,根據他說的‘醒來時阿奇不在’,那我覺得他真是這個時間醒的。”
“那么6:30,陳同學到達教室回收濕布。”
“7:00陳同學到達食堂,把濕布處理掉,并裝作剛吃完早飯的樣子和同學們一起往教室趕。”
“7:30他到達教室。結束。”
阿奇不解:“可他剛才說他6:30-7:00在食堂吃飯,還吃到了貓毛,這么細節的東西編不出來吧?”
思思也不裝了:“那個是我告訴他的。他從早上6:30往后的時間線都是從我這邊照搬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