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涵涵這個人,究竟有沒有我想的那么好呢?
當我發現我有點過度崇拜他的時候,我立刻警惕起來,開始反省。
主要是黑老師以前的種種行為讓我有點“領導恐懼癥”,總覺得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人下套,到了涵涵這兒反差也太大了。
仔細想想,其實領導的目的還是掌控下屬,實際上涵涵現在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讓我為他上刀山下火海,我可能都會心甘情愿地去。
但是我之所以這么死心塌地,也是因為他這人確實仁義,幫我擋了不屬于我的活兒,還拐彎抹角地告訴我,他是那種會為下屬爭取利益的人——順帶還糾正了我對工作的態度,讓我一下子認真了起來。
我意識到,涵涵絕不是那種悶頭做事的老黃牛,也不是什么憨厚可欺的笑面佛。
他這人非常會說,能讓人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好,從此成為他的“忠實部下”。
他雖然才28歲,實際已經是個非常成熟的領導,段位比黑老師高了不知多少檔,我這種渣渣萌新根本別想招架。
想通了以上這些之后,雖然明知自己可能還是在別人的套兒里,但我竟覺得這套兒挺好,可鉆。
畢竟像陳先生那種顯然天生反骨的人都屈服了,我還有什么可倔強的。
那天我的化學小作文寫完之后,發給陳先生看了看,領了一頓罵,又被打回來二改。
改完發表時已經六點半,公司基本都沒什么人了。
我竟然自發自愿毫不抱怨地加了半小時班。
我坐在工位上看著窗外的晚霞,神色一定頗為惆悵——我知道我一定是陷入了涵涵和陳先生的圈套中,這兩個人一定是一唱一和,把我拿捏得死死的。
怪不得玩劇本殺時、還有后來在地鐵站遇到時,姓陳的都那么關注我工作的事兒呢。
甚至后來還專門跑到“新夢想教育”的公眾號下面開罵。
雖然我玩劇本殺約本能遇到他是很巧,但是從偶然聽見黑老師和我的談話開始,他應該就開始留意我這個人了吧——畢竟我以后會是涵涵手下的公眾號寫手,是完全意義上的“他的后輩”。
這么想著,公眾號軟件又叮咚一聲。
我連忙打開,確實是“安非他命”的評論,只有五個字:以后六點發。
好嘞哥,你說幾點就幾點唄。
結果那篇化學小作文的點擊量,確實比之前的數學文章高出不少。
不過由于這只是我的,所以我對這些數據完全沒有概念。
直到數據不錯啊。
我:是嗎,我還看不太懂這個。
他說:你用收藏數除以點擊量試試。
我倒有點驚訝他竟然還會算除法:20啊,這算高嗎?
他給我舉了個例子:這就相當于100個人從你身邊走過,其中20人找你要了社交賬號。
不愧是我。那這確實是有點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