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十七年,九月二十一。
北平已經(jīng)入秋了,雖然天氣還有些炎熱,但是許多花草已經(jīng)開始泛黃。朱標走在御花園,享受著秋日的暖陽,心中倒也釋懷了不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誰說秋天就一定是枯黃的季節(jié)了,我倒覺得,也是豐收的季節(jié)啊。這人也是一樣,老了倒有老了的好處,許多年輕時候解不開的結(jié),想不明白的問題,這時候也都能想明白,也都能釋懷了。”
常青兒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朱標的身旁。她雖然也已經(jīng)不復韶華,但是整個人的氣質(zhì)卻沒改變多少。除了雍容典雅,還有一些親切與溫柔的感覺。朱標有時候覺得,她倒是更像馬皇后了,只不過與馬皇后相比多了些靈動,少了些聰慧。
“皇上,您在感慨什么啊?”
朱標摘下一朵花,嗅著芬芳。
“當然是感慨時光易逝啊,當年你還是個未及笄的小丫頭,現(xiàn)在倒也成了老太婆,做了奶奶了。”
“你不也是一樣,也當了爺爺了,這馬上就要到六十歲了。怎么樣,想好六十大壽要如何慶祝了嗎?”
朱標嘆了口氣,露出了有些為難的神色。
“就一定要大張旗鼓地慶賀么?我覺得讓御膳房弄一些好酒好菜,然后跟兒女子孫們一起吃頓飯就挺好的了。”
常青兒聽后,終究還是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你現(xiàn)在可是大明皇上,而且這還是你的六十大壽。要是像你說的這樣操辦,那還沒有你孫子的滿月酒氣派,說出去多讓人笑話啊!”
朱標撓了撓頭,然后不好意思地笑道。
“以前我也不懂,我父皇為什么不愛大操大辦地過生日,現(xiàn)在我倒是明白了。這生日是好日子,可是也是提醒你又老了一歲啊,就好像是催命的一樣。所以我也想平平淡淡的就過去了就好了。”
“你父皇的六十大壽,當初可被你辦得一點都不平凡。而且就算你不為自己的面子想,也要為別人想想吧!皇上六十大壽,滿朝文武豈能不來賀壽,不來獻禮?那時候你怎么不得請人家吃頓壽宴啊!”
朱標目光堅定。
“那就告訴滿朝文武,不準為朕賀壽,更不準送禮。整治人情往份,不正之氣,要從朕以身作則!”
“行行行,我犟不過你,但是就算你不考慮官員們,總要考慮老百姓吧?他們都念著你的好,那民間都快把你給神化了,說你是古往今來,第一圣明,第一仁慈的君王。老百姓們可都翹首以盼,等待著你六十大壽,降下恩澤,普天同慶呢。結(jié)果你就簡簡單單跟家人吃個飯,那老百姓們該多失望啊!”
“那是兩碼事,我自己不用什么大排場,但是給百姓的恩典都不能少。既然身居皇位,就該為百姓謀福利嘛,什么休假漲工資,什么大赦天下,減免稅款,都可以招呼嘛。至于我自己的生日,用不著那么隆重!你可別又背著我,搞些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啊!”
朱標說完,便起身向?qū)媽m走去。常青兒看著他的背影,氣得跺著腳。
“越老越倔,果然老朱家的人都是一個脾氣,年輕時候通情達理,那是因為血脈還沒覺醒呢!”
但是隨即,常青兒又笑了起來。
“可惜啊!母后當初可是教過我,該如何對付老朱家的人了。而且啊,這次你猜錯了,不是我要搞什么出人意料的驚喜,而是另有其人!”
……
朱標已經(jīng)很久沒到街頭閑逛了,他并不知道,雖然現(xiàn)在還是九月下旬,但是民間已經(jīng)開始自發(fā)地張燈結(jié)彩了,百姓們也紛紛開始慶賀著什么。朱標六十大壽,他們是打心眼里高興。甚至有民間的團體,已經(jīng)開始編排起節(jié)目了,為的就是給他賀壽。而大明大大小小的官吏,各地藩王,也在秘密地準備著什么。
十月初十,清晨。朱標還沒有睜開眼,外面就傳來了尖銳的爆鳴聲,嚇得朱標一下子就起身了。
“發(fā)生什么事了,怎么有爆炸的聲音?”
這時候,李三思突然從外面跑了進來。
“陛下!這是火藥的爆炸聲,而且城外居然有大批人員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