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螢和疏雨態度很和善,甚至稱得上尊敬,一左一右攔住了崔公公,口中說著:“公公這一路過來辛苦,吃盞茶再走罷。
”他哪有這樣的閑工夫?連忙告辭說織染局還有事,抬腳就要走,流螢與疏雨卻不依,拿出一匹浮光錦來。
“公公莫怪我們姐妹非要麻煩您,實在是難得有此機會,能見到織染局的人問上一二。
”那浮光錦展開時,竟聽見“嘶啦”一聲輕響,疏雨攤開給崔公公,小心翼翼問道:“求公公掌個眼,瞧瞧究竟是什么緣故。
奴婢眼拙,實在辨不出是織造時走了線,還是存放不當發了脆。
”“怕娘娘發現了怪罪下來,咱們都得不了好。
給公公看看,萬一真是料子的問題,咱們也好早些尋補救的法子。
”當紅寵妃拿到的料子有異,若真怪罪下來,織染局吃不了兜著走。
崔公公只好拿來細細看了。
“這料子本身沒問題,確實是存放不當之故。
”崔公公沉吟片刻,安慰道:“不過并非姐姐們的過錯,這是開春返潮時沒及時晾曬,又用炭盆烘了,才成了這樣。
江才人是今年才進宮得了這匹布,怪不到姐姐們頭上來。
”想必是江才人剛進宮時,不見圣寵在身,底下那群人便以次充好,拿了沒保養好的布料來。
于是他又央求道:“改日我叫小太監送匹新的來,還要麻煩姐姐們幫忙替了這一匹。
”流螢和疏雨自是滿口答應,又叫來小丫鬟畫屏,令她去送崔公公回去,正好捎那布料回來。
這理由合情合理,拒絕便也不合適,崔公公只得由畫屏陪著回去,又找出那浮光錦來,一來二去耽誤了許多時間,也沒能找到機會,叫人去給淑妃遞信。
里間,江書鴻也沒掉鏈子。
蕭景明正欲叫人傳膳,用過晚膳好辦正事,江書鴻卻猶猶豫豫道:“皇上,今日能不能不留嬪妾這里?”蕭景明方才還帶著笑意的眼神突然就變冷了:“你這是在趕朕走?”江書鴻卻若無所知:“嬪妾巴不得皇上日日在這里呢,可是上次紅花油那事,嬪妾實在心有余悸”想起紅花油那日的場景,蕭景明的神色柔和了些,看來那次確實是嚇到她了。
“嬪妾想著,大約是我太得皇上喜歡,皇上總愛來錦繡居,才遭了人嫉妒,這樣陷害于嬪妾。
”“就你嘴貧,”蕭景明不由笑道,“到這時也不忘逞一句朕喜歡你。
”“皇上別不承認嘛,”江書鴻撇了撇嘴,而后又正色道,“嬪妾本想著,皇上愛寵幸誰就寵幸誰,哪有照顧旁人感受的道理?”正是這個理,蕭景明心里也是如此想的。
“可是那日去向太后請安,太后娘娘卻也提點了嬪妾們,叫我們不可善妒專寵,要以子嗣社稷為重。
”“嬪妾心想,太后娘娘說的總沒錯,大約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
”江書鴻認認真真地說:“因此皇上若真疼惜嬪妾,便別叫嬪妾太滿出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