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過隙白駒,轉眼間,便過去了四年多時間。
這日,秋風蕭瑟,山間樹林,隨風搖動,日光瀉地,如鋪碎金,遙見一株參天檜樹,三人合抱,高出林表,大有凌云之勢。
樹中竟然被挖空,盤膝坐著一人。
正是從孩童長成了少年郎的云長空。
只見他臉泛紅光,頭頂籠罩一團氤氳白氣。臉上神色變幻不定,時而心花怒放,歡喜無邪,時而一臉嚴肅,好像怒目金剛,時而面容冷峻,時而氣韻沖和,時而失魂落魄,生氣全無,時而張揚霸道,唯我獨尊。諸般神態如流水一般從他臉上一一瀉過。
守在樹旁為兒子護法的云鶴嘖嘖稱奇,心想:“正所謂佛本無相,空兒神態變化,正應此言。希望他能大功告成!”
這四年多來,云長空修行“羅漢伏魔神功”,有時他身上內息不能如木偶所畫路線運行,可也不知道為何,過個幾天時間,又會自然而然暢通無阻。
這修行內功講究息心勿亂,精神勿行。尤其佛、道兩家內功,動靜雙忘,道德自得,其功自有成就。若是不修此理,終無成法。
云長空也不知道這是玉玨之功,還是自己所行已經合了神功法要。
不光是吃飯、走路、干活,讀書之時,內息運行不休,即使是在睡眠之中,功力也會綿綿增進。
武學中任何功夫,都是練習一次,有一次的進步,再勤奮之人,每日也難以練到六個時辰之上,因為需要睡覺。
修行內功是逆天而行之事,氣血運轉,均與常時不同,一睡覺,氣血自不免如舊運轉,白天所練的功夫十成中都得耗去了九成。
可佛、道兩家的高深內功,只要入門,行走坐臥都會增進內力,這才是武林之中,高手如云,歷朝歷代層出不窮。可永執武林牛耳的高手,一直都在佛、道兩家的原因所在。
這種高手不僅僅是指聲名鵲起的江湖中人,還有那些籍籍無名的世外高人。
所以修行內功,對于云長空而言,反而不是難事!可武學之道,想要登峰造極,需要內外兼修。
所以云長空在這四年時間,除了每日修行內功,還要練習拳腳、劍法,暗器以及輕身功夫,山上糧米酒肉見空,也是長空下山購買。他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過的緊張而充實。去找古墓得想法都擱淺了。
至于他年紀小,這種做法,云老夫人與云鶴都不會再管了,云長空“佛陀轉世”的說法,將長輩的嘮叨,自然給永遠解決了。否則他一個小孩下山,哪個大人能放心!
云鶴自然將自己一身所學都交給了兒子,云長空以“羅漢伏魔功”為根基,修煉少林武功,直接就是水到渠成,只需要看見姿勢,一遍他就能像模像樣,兩遍就宛如熟習,三遍之后,再出招就圓潤自如,比云鶴所傳招式高明的多,威力更加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的擒拿手法,云長空抓在樹上,樹皮脫落,指痕明顯。云鶴心知這要是抓在人身,斷人手腳,必然如折朽木。
平平無奇的一掌直推,云鶴只能震樹落葉,而云長空卻能斷樹裂石。
云鶴見他精進如此神速,但覺世間縱有天才,也不可能身具此等進度。
好在云長空之前假借“佛陀轉世”,給他打了預防針,云鶴自然深信不疑了。
這天,云長空正在練習拳腳,突然就覺真氣狂奔亂走,他竟然無法駕馭。
這情形從未有過,長空不勝驚疑,立刻進了樹洞,盤膝而坐,任由氣息奔走。
云長空竟不須以神引導真氣,自然循環穿行脈絡之間,突然間,他腦海里嗡的一聲,就覺自己目不能見、耳不能聞,他竟然陷入了一個至為幽寂的狀態。
可數丈之外,風吹落葉、飛蟲震翅之音,他都聽的清清楚楚,這種狀態,持續了不知多久。
云長空就覺真氣漫如流水,在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游走,除了沖帶二脈,其他經脈都毫無阻滯。
突然間,云長空吐出一口長氣,一股嘯聲欺山凌谷,搖樹動枝,遠遠送出,在群山中久久回蕩。
站在一邊的云鶴急忙用手按住耳朵,仍覺嗡嗡,隨著嘯聲,長空手在樹旁一撐,一個“燕子穿云式”從樹洞竄出,一個空心筋斗翻出數丈,雙掌揮出,浩氣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