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邊的云鶴急忙用手按住耳朵,仍覺嗡嗡,隨著嘯聲,長空手在樹旁一撐,一個“燕子穿云式”從樹洞竄出,一個空心筋斗翻出數丈,雙掌揮出,浩氣奔騰。
云鶴站在數丈之外,衣發也隨風而動。
噗的一聲悶響,如中敗革,一株合抱粗的檜樹齊腰而斷,斜斜砸中地面,轟隆隆一陣大響,泥土四濺,枝葉翻飛。
云長空雙掌推樹,一個倒翻筋斗,翻出數丈,好似一片飛絮,輕飄落地。
斷樹四周草木,兀自嗡嗡顫響。
云鶴喜笑顏開,叫道:“空兒,這是大功告成了?”
他見兒子精華內蘊,銳勁外發,這種神功他連想都不敢想,覺得比之武當宋遠橋也不遑多讓(宋遠橋出手,是他見過的最強高手之能)。
可兒子今年還不滿十六,身懷這般功夫,足以驚世駭俗。
云長空卻腳下一點,掠出數丈,查看大樹,云鶴也近前察看發生何事。
云長空就見斷茬明顯,心下嘆了口氣,他本欲將大樹擊斷,斷口能似刀砍斧劈一樣平滑,如今卻沒能做到。
而且他剛才本要全力打擊,可內勁送出之時,卻好似有一道堤壩給攔了一下,致使力量減弱,不禁尋思:“是因為木羅漢缺了圖錄,使我神功未成,還是這套開山掌太弱?”
原來十八羅漢身上的運氣路線,包括十二正經,也就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以及奇經八脈中的任脈、督脈、陰維、陽維、陰轎、陽轎六脈行功法練氣。獨缺沖、帶兩脈運氣之法。
這沖脈與其他奇經七脈都是上下交流,唯獨這帶脈卻環身一周,絡腰而過,狀如束帶,是以稱為帶脈。
沒有這兩脈的行功路線,云長空對此既不明白,也無法可想。
蓋因他沒有名師指點,全憑自己修煉,對于內功上的門道太過淺薄,再則這“羅漢伏魔功”也沒有文字敘述,只有行功路線。
云鶴也沒能力指點這門內功,這種局勢,對于長空,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遇。
長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自己雖將十八羅漢上的運功訣竅給練成了,但功力未逮,隨著功力越深,沖帶二脈的功行自能水到渠成。
還是說這“羅漢伏魔功”本就缺了沖、帶二脈的行功方法,只是自己缺了高明的用力法門,未能發揮本身內力所致。這讓他不禁心想:“看來不得不著手尋找古墓了?!?/p>
在這四年多時間,云長空從未去尋古墓,一則終南山太大了,他要練功沒時間,二則沒有強硬實力傍身,要是尋到了,就被人噶了呢?
對于偷家的人,相信沒有人會容忍!
云長空能謹慎,絕不沖動,他不可能放著“羅漢伏魔功”不好好練,去花費大量時間,去找一個極有風險的地方!
殊不知,這武林中稀世得見的“羅漢伏魔神功”,云長空已初步小成。這門內功乃是少林派第一精妙內功,內勁渾成浩瀚,變化隨心所欲,這神功入門就已經千難萬難,練到這境界,少則五六年,多則數十年。
云長空以“玉訣”之助,進度之快,已然匪夷所思了。
那石破天以“炎炎功”以及“冰火玄冰酒”培植的深厚內力,修煉“羅漢伏魔功”也只練得小成而已,最后到了俠客島,又是臘八粥,又是石壁太玄經武學,才讓他沖破滯塞,真氣在全身經脈穴道循環往復,毫無阻礙。
只是云長空內力甚為深厚,武功也是極高,可在武學上面的見識,那還差的遠呢!
所以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
而在父子倆交談思考之時,一道黃影悄然凝立十余丈外,像是一團靜止的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