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即是人間,若是想回頭,唯有一死耳。”
智慧大師正以為在劫難逃之際,卻發現自己別說身死,貌似連重創也無。
“武功就是這般神奇,哪怕催毀了你臟腑,可有我的一股真氣護住你心脈,一時半刻還真死不了,那么……留給大師的時間不多了。”
隨智慧大師愣神之時,席正先身形逐漸轉淡,聲音也開始顯得悠遠空靈。
“請大師以命作拜帖,恭迎小僧入江湖。”
悔矣!悔矣!
慈航靜齋由地尼所建立,成立于東漢年間,廣研天下宗教門派為己任,希望能尋出悟破生死的大道,亦是修行佛法之地。
其山門之地名為帝踏峰,且門人都是女子,其中不少是帶發修行,掌門人即為慈航靜齋的齋主。
這一日,一輛馬車來到山腳,緊接著幾個顯得文弱的青年和尚從馬車上小心翼翼攙扶下一個面色蒼白的老僧。
一行人望了望山路上兩邊刻著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石牌匾,馬上走過名為七重門的七道木門。
當穿過最后的一道棗紅色的正門,就見一位不足雙十年華的少女,她一襲淡青長衫隨風拂揚,說不盡的適飄逸,俯眺清流,從容自若。
其容貌之美令人難以相信,即使眼睜睜瞧著,仍會在心中生出不信凡間有此人物的念頭。
“妃暄見過智慧大師。”
“不必多禮,帶老衲去見梵齋主,想來其他三位佛兄,早就到了帝踏峰吧。”
“嘉祥大師、帝心尊者、道信大師兩日前就已經上了帝踏峰,師父得知大師將至,立即派人傳訊,現在應是都在慈航殿候著。”
師妃暄領智慧大師等人走過一個大廣場,步入名為慈航殿的主殿,就見三男一女望來。
一個身材挺拔雄壯,手持禪杖的雍容老僧,一個身材枯瘦,面容顯得有些黝黑的老僧,一個整個人都透著和善可親氣質的老僧。
他們赫然是華嚴宗的帝心尊者、三論宗的嘉祥大師,禪宗四祖的道信大師。
另一位雖然落發為尼,但是天生麗質,其神韻與一開始出現的師妃暄很是相似,是個十分貌美的尼姑,她正是慈航靜齋的齋主梵清惠。
“佛兄,先不必多言,我幫你看一看傷勢如何。”道信大師第一時間為智慧大師診脈。
“不必過多費心,你們一見我氣息似有似無,面無血色,形如朽木,就應該清楚,老衲已然是命不久矣。”智慧大師擺了擺手,鄭重道:
“如今最為重要的是那無常。”
帝心尊者面容浮現一絲怒意: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對他網開一面,沒想到這些年來隱藏的如此之深。”
嘉祥大師幽幽一嘆:
“唉,前些年我來天臺宗講經,便是特意為此子來,一見他氣質清凈無染,性子淳厚和煦,本以為是為我佛門又添一位大才,豈料萬般皆是假象。”
道信搖頭苦笑:
“當初我亦無比欣賞此子,覺得邪王收他為弟子,果然不無道理。”
梵清惠聽完,直接向智慧大師詢問:
“佛兄,無常的武功究竟到了怎樣的境界,我聽你信中說,你竟不是他的一合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