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站在太極殿前,望著飛檐上斑駁的銅鈴。暮春的風卷著柳絮掠過丹墀,他腰間的魚符在衣袍下微微發燙。三日前邊疆急報,北庭都護府查獲三百車西域香料,暗格中藏著大月氏金幣——那是齊王私通敵國的鐵證。
”攝政王今日氣色不佳。”簾后傳來玉扳指叩擊檀木的聲響。葉寒秋素白裙裾掃過鎏金香爐,麝香混著龍涎香撲面而來。她廣袖下露出半截羊脂玉鐲,正是三年前蘇牧平叛歸來所贈。
”臣啟稟太后,北庭送來的”
”哀家說的是昨夜之事。”葉寒秋突然截斷他的話,丹鳳眼在紗簾后若隱若現,”聽說攝政王在平康坊待到子時,與玉衡書院山長密談?”
蘇牧垂眸看著青磚縫里的螞蟻:“郭敬之的賬冊里記著齊王二十年的進項,臣需要確鑿證據。”
”證據?”葉寒秋輕笑,玉釵上的東珠微微顫動,”哀家倒是聽說,平康坊新來的胡姬善彈《胡笳十八拍》,攝政王可是知音?”
殿外突然傳來宦官唱名聲:“齊王爺覲見——”
蘇牧退后半步,與葉寒秋保持三尺距離。齊王蕭承煜闊步而入,腰間橫刀在陽光下映出冷光。他掃過蘇牧,將一卷文書呈給太后:“臣弟今日收到彈劾,說北庭都護府濫用職權,無故扣押西域商隊。”
葉寒秋接過文書,指尖在”蘇牧”二字上輕輕摩挲:“攝政王對此事有何看法?”
”臣已命大理寺徹查。”蘇牧的目光鎖在齊王腰間的羊脂玉佩上,”不過據臣所知,齊王名下的通遠鏢局每月往西域運送三百車貨物,不知”
”攝政王說笑了。”齊王突然抽出橫刀,刀鋒直指蘇牧咽喉,”通遠鏢局專營瓷器絲綢,難道也犯法?”
葉寒秋的玉扳指”咔”地斷裂。蘇牧紋絲不動,魚符在胸口灼燒。太極殿外傳來甲胄摩擦聲,八百羽林軍已將宮殿合圍。
”齊王這是要清君側?”蘇牧的聲音像浸了冰的絲帛,”還是說,大月氏的金幣比王法更重要?”
齊王的刀身突然顫抖。殿外傳來幼帝清亮的嗓音:“皇叔為何動刀?”蕭承啟身著青衫,腰間懸著蘇牧送的象牙算籌,”兒臣今日算出,西域商隊的關稅比去年少了三成。”
葉寒秋的瞳孔驟然收縮。齊王收刀入鞘,皮笑肉不笑:“皇上天資聰穎,臣弟佩服。”
待齊王離去,葉寒秋遣退宦官。蘇牧正要開口,卻見她突然解開裙帶,素紗襦裙如晨霧般滑落。她背對著他,月光在蝴蝶骨上流淌,左肩胛骨處的朱砂痣像一滴凝固的血。
”這是臣妾十五歲那年,你在驪山射獵時留下的箭傷。”葉寒秋的聲音帶著水汽,”你說此箭為證,他日必護你周全。”
蘇牧喉結滾動,想起那個暴雨夜。她被叛軍圍困在城樓,他單騎破陣,箭雨穿透她的衣衫。此刻殿內燭火搖曳,他能清楚看見她后頸新添的抓痕——那是三日前他失控留下的印記。
”寒秋”
”噓——”葉寒秋轉身,指尖抵住他的唇。她的指甲染著鳳仙花汁,在他唇角留下淡紅印記,”明日早朝,哀家會當眾支持徹查通遠鏢局。”
蘇牧抓住她的手腕:“你可知此舉會引火燒身?”
”哀家當然知道。”葉寒秋貼近他,鬢邊的茉莉蹭過他的鼻尖,”但哀家更知道,若讓齊王得逞,你我都活不過中秋。”
她突然咬住他的耳垂,齒間傳來咸澀的血味。蘇牧反手扣住她的腰,將她抵在朱漆廊柱上。她的發簪滑落,三千青絲散落肩頭,像極了那年他在梅林初見她時的模樣。
”明日卯時三刻。”葉寒秋在他頸間低語,”臣妾會讓玉案上的《貞觀政要》翻到第三卷。”
蘇牧猛地推開她,踉蹌后退半步。葉寒秋拾起發簪,對著銅鏡重新綰發,仿佛剛才的親密從未發生。蘇牧彎腰撿起她遺落的玉佩,發現內側刻著一行小字:“永徽七年,驪山行宮”。
”臣告退。”蘇牧抱拳時,袖口擦過她的手背。殿外月色如水,他的身影在回廊里拉得很長,像是一柄出鞘的劍。
卯時三刻,金鑾殿的銅漏滴答作響。蘇牧看著玉案上攤開的《貞觀政要》,第三卷泛黃的紙頁上,”用人”二字被朱砂圈出。他指尖輕觸,發現”人”字的最后一捺微微發皺——這是葉寒秋約定的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