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三刻,金鑾殿的銅漏滴答作響。蘇牧看著玉案上攤開的《貞觀政要》,第三卷泛黃的紙頁上,”用人”二字被朱砂圈出。他指尖輕觸,發現”人”字的最后一捺微微發皺——這是葉寒秋約定的暗號。
”啟稟攝政王,通遠鏢局的貨物清單送到。”大理寺少卿魏征將賬冊呈過,眼神在燭火下忽明忽暗。蘇牧翻開賬冊,三月初七那頁記載著”瓷器三百件,運往碎葉城”,但”瓷器”二字的墨跡明顯重描過。
”魏大人可知道,碎葉城去年就被大食國攻占了?”蘇牧的指尖劃過”碎葉城”三字,賬冊上殘留的檀香味讓他想起葉寒秋的妝匣。魏征額角滲出冷汗:“卑職卑職這就去查”
”不必了。”蘇牧合上賬冊,”把通遠鏢局的東家押到天牢,嚴加審訊。”他起身時,朝班中齊王的空位望去,九旒冕冠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太極殿外突然傳來喧嘩。八名羽林軍押著個戴枷的老者闖入,正是通遠鏢局總鏢頭。老者看見蘇牧,突然噴出一口黑血,倒地身亡。魏征驚呼:“這是鶴頂紅!”
蘇牧蹲下查看,發現老者右手拇指內側有月牙形刺青——正是暗夜族的標記。他抬頭時,看見葉寒秋在簾后微微頷首,廣袖下露出半截羊脂玉鐲。
退朝后,蘇牧繞道椒房殿。宮女引他穿過牡丹園,月光在太湖石上投下斑駁樹影。葉寒秋倚在貴妃榻上,正在看一本《大月國志》,書頁間夾著半片楓葉。
”三百車香料里,藏著十萬兩黃金。”蘇牧將賬冊放在檀木桌上,”齊王要拿這些錢買突厥的鐵騎兵。”
葉寒秋放下書卷,指尖劃過”黃金”二字:“突厥可汗新喪,王子們正在爭奪汗位。齊王是想”
”扶持阿史那賀魯。”蘇牧接過話頭,”若讓賀魯登上汗位,突厥鐵騎三個月就能打到長安城下。”
殿內突然響起瓷器碎裂聲。葉寒秋的茶盞摔在青磚上,茶湯浸透了《大月國志》的書頁。蘇牧彎腰收拾碎片,發現其中一片刻著”永徽七年,驪山”。
”這是”
”當年你送我的定情信物。”葉寒秋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你說等平定叛亂,就帶我去驪山看烽火戲諸侯的遺址。”
蘇牧想起那個暴雨夜,她被叛軍刺傷,他抱著她突圍時,玉鐲碎成十二片。此刻她腕上的羊脂玉鐲,是他用當年的碎片重新熔鑄的。
”寒秋,我們不能重蹈覆轍。”蘇牧抽出手,”二十年前的驪山之變,父皇就是因為輕信了”
”所以你現在連我也不信?”葉寒秋突然站起,裙裾掃落案上的《大月國志》。蘇牧瞥見書頁間夾著張泛黃的紙,正是當年齊王與突厥可汗的密約。
”你早就知道齊王通敵?”蘇牧的聲音發顫。葉寒秋冷笑:“我不僅知道,還知道他私鑄的大月氏金幣,此刻正在平康坊的地下錢莊。”
蘇牧猛地推開殿門。夜風卷著桂花香襲來,他看見檐角銅鈴無風自動,發出清脆的聲響。葉寒秋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戌時三刻,平康坊八號當鋪。”
當蘇牧帶著飛虎軍沖進當鋪時,地下密室里只剩下滿地的金幣。他撿起一枚,發現幣面的月桂花紋與葉寒秋的胭脂盒如出一轍。墻角有半片燒焦的信箋,殘字寫著”永徽七年血祭”
”侯爺,東市起火!”斥候的聲音帶著驚恐。蘇牧登上城樓,看見沖天火光映紅了半邊夜空。火光中,他看見葉寒秋的鸞駕正向城外疾馳。
”追!”蘇牧翻身上馬,魚符在胸口灼燒。他們追至灞橋時,鸞駕突然停住。葉寒秋身著素紗襦裙,獨自站在橋頭,月光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
”蘇牧,你終于來了。”她轉身時,玉釵上的東珠滾落塵埃,”這是最后一次機會。”
蘇牧勒住馬韁,看見她手中握著柄黃金匕首,刀刃上刻著大月氏的圖騰。葉寒秋突然將匕首刺入心口,鮮血染紅了素紗。
”寒秋!”蘇牧沖過去接住她。葉寒秋顫抖著從懷中掏出半塊虎符:“去去驪山行宮密道”
蘇牧握緊虎符,發現與自己的魚符嚴絲合縫。他抬頭時,看見驪山方向騰起青色狼煙——正是當年他們約定的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