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李徹轉身離開后殿,毫無留戀。
對于李徹來說,只要耶律仙沒什么作死的念頭,自己納她為側妃沒什么問題。
耶律仙有絕色,對男人來說,光是這一點便足夠了。
一見鐘情的本質就是見色起意,李徹從不屑掩飾自己好色的渣男本質。
說白了,就是饞她身子!
而且耶律仙又是遼國公主,門第足夠,有相當大的政治價值。
有姿色,門當戶對,年齡合適,李徹自然是愿意納妃的。
李徹走后,耶律仙呆呆站在原地,腦海中一團亂麻。
她想起,耶律和全家被父汗處斬之事。
耶律和也是耶律家的族親,他的胞妹和耶律仙關系很好,耶律和出事后,他妹妹自然也被耶律大賀殺了,耶律仙為此還痛哭了一場。
奉王沒必要騙自己,若是父汗真為耶律和所殺,那這仇便無論如何都算不到奉王頭上。
可耶律和呢?他全家皆含冤而死,不過是為家人報仇而已,也算是冤有頭債有主。
耶律仙想了很久,只覺得越來越迷茫。
對古代女子來講,根本沒有什么自由戀愛可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絕大多數女子的宿命。
耶律大賀已死,長兄為父,耶律原能決定耶律仙的婚事。
如今耶律原完全臣服于慶帝的淫威,根本不敢再提出什么意見,耶律仙成為李徹的側妃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知為何,想到這一點,耶律仙心中并無反感,反而有一絲竊喜。
李徹來上京也不只是為了納妃,還有正事要辦。
受降之事自有慶帝和隨駕的禮部官員去辦,倒不用他多操心。
李徹和慶帝打了個招呼后,便帶著陳平之等將領,在上京城里溜達起來。
這還是李徹第一次仔細看這座遼國都城。
作為遼國五都之首,又是中國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契丹人對這座城池付出了不少心血,城建相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