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信誓旦旦,惹得陳平唏噓不已。
話倒是不假。
陳平笑了笑,心說,若是你哥朱標當皇帝,你確實乖覺。
可若是你侄子朱允炆呢?
想到歷史上的靖難之役,耳邊又是朱棣這等言語,陳平嘴角露出了幾分無奈之笑。
“好,且不說你們兄弟,可若是你的兒子,他的兒子呢?”
“藩王日久,若是勢大,割據一方,你們那點兄弟親情,到了兩代,三代甚至十數代之后,難道還能有效嗎?”
“既然不能奏效,那這些越來越勢大的藩王又該如何處置?”
“豈不是時刻懸在帝王的腦袋上,成了社稷動蕩的禍患!”
此話一出,朱棣的神情僵了僵。
還不等他再反駁,陳平接下來的話,徹底顛覆了他的想法。
只見陳平啐了一口,吐掉了嘴里的茅草。
“剛剛說的,也才是其一。”
“其二,你爹朱鞋拔子有些好基因,能生兒子!一代接著一代,個個都要封王!”
“我只問,一句話,難道你們老朱家生出了十幾萬的孩子,老百姓在生計艱難之際,也要供養你們這些人嗎?”
陳平這話并不是危言聳聽。
他說這個情況在大明傾倒之期,就變成了真。
那時候清軍入關,明朝力竭,老朱家空有好幾萬的子孫,卻個個都是個手不能提的貨色。
而且也礙著朱元璋制定的規矩,老朱家的子孫不能從事勞役,原本這是為了子孫后代享福,可到最后,成了一紙空文。
許多朱家子孫落魄了,又因為沒錢沒糧,不能出門賺口吃的,硬生生餓死的都有!
不可謂不奇葩!
但朱鞋拔子可不這么想,他自得的不得了。
“其實說開了,你這老爹也并非想不到這一點。”
“他只是打著,藩王封了自己的兒子,都是姓朱,無論怎么打…”
“這天下都姓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