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火沒有撲滅之前,陳余心中已有了重建滿江鎮的想法和設計雛形。
西山森林大部被燒毀,留下了無數木炭。
收集起來,可以用作燒制青磚的“柴火”。
在陳余的設想中,滿江鎮大火之所以無法控制,是因為鎮上大部分都是木制房子,卻分布極不合理,沒有設置防火設施。
一旦發生火災,就會迅速蔓延,根本沒有有效撲救的條件。
重建之后,就要利用土法水泥,統一建設磚混房屋,并設立防火通道。
章武軍團闖入鎮中,踏毀了大量還沒來得及搶收的農田,盡量挽救或許還能收獲一些。
加上此前儲備的物資,勉強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鎮上的兩千多婦孺老弱,都集中住在后山的窯洞中。
暫避可以,長時間居住,可能會引發各種矛盾。
而背靠大山的好處,就是從不缺乏建造材料。
陳余帶隊進山伐木,在廢墟上建起棚戶區,可暫時解決棲身問題。
簡陋是簡陋了些,但事急從簡,卻也無可厚非。
一時間,重建計劃如火如荼。
眾人利用有限條件,因地制宜,迅速恢復生產。
在此期間。
再無反賊或者官兵再來“光顧”過滿江鎮,此前這個被譽為“大山明珠”前御窯重鎮,似乎被世人所忘卻。
半年后。
隨著北陌與淮州聯軍對反賊的掃蕩初見成效,安州府境內大部平穩。
整個大景國東部,除了云州三郡仍在反賊的掌控下割據之外,其余地方已經收復。
少帝頒下圣旨,聲稱反擊叛軍獲得勝利,下令此前撤離的各地官府開始回撤,重新建立起朝廷的統治。
至于云州三郡,反賊拒死抵抗,朝廷大軍一時間也攻不下來。
遠在滿江鎮百里之外的官道上。
此時出現一支長長的官府隊伍,既有平民混跡其間,也有大量全副武裝的士兵,綿長數十里不絕。
目測得有數千人,乃至上萬。
排頭的先鋒軍,分別由兩支不同編制的隊伍領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