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一看蘇聯這個模式很糟糕,立即做出了改變,及時調整了發展方向和戰略。
縱觀整個歷史,東大人的厲害之處就是非常能夠汲取他人的教訓,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調整。
這種幾千年民族底蘊是其他國家完全比不了的。
安德洛夫的改革會成功嗎?
另一時空里是失敗了,他根本撼動不了數十年里形成的龐大的特權階層。
但是在這個時空,情況完全不同了。
正如李干在極短時間里,就得到了勃日夫這位勛章愛好者去世的消息那樣,這幾年,大量那邊的情報傳回來。
在經過深入分析后,李干得出一個結論。
安德洛夫為首的改革派,勢力很大,和保守派基本上是五五開的局面。
換言之,那一派上來,那一派就能占據優勢。
因此,在知道安德洛夫已經做好了接任的全部準備之后,李干認為,蘇聯的改革,怕是很快會啟動了。
李干拿不準他們的改革會帶來什么變化,權衡之后,決定把這個消息提前透露給貝希小組,先看他們的反應,他們肯定會首先頂上去。
當前,勃日夫去世的消息還在嚴格封鎖當中,除了安德洛夫等三個人,其他人都還不知道。
但這種事瞞不了多久,美國人再慢,有個一兩天時間也能得到這個情報。
搶在他們之前,把消息透露給他們,是彰顯東大軟實力的一種方式。
李干總能夠掌握談判主動權的原因就在這里。
他總是會有好幾手準備。
正如李干所料,他拋出這個重磅消息之后,貝希小組立即匯報給了白宮。
僅僅十幾分鐘后,白宮整個慌了!
安德洛夫上臺,說明他們出現了重大的戰略誤判,結果是非常嚴重的!
自從蘇軍從阿富汗戰場上撤走部分部隊,白宮方面就察覺到不妙了。
那里可是最理想的給對手放學的地方。
再到后來柏林墻危機,雙方激烈對峙,爆發小規模武裝沖突,最后蘇聯爆發全面的糧食危機,北約國家把人道主義放到一邊,拒絕向蘇聯出售糧食。
而此時,東大基于人道主義,把以前的恩怨放到一邊,向蘇聯提供糧食,緩解了蘇聯的糧食危機。
如果務實的改革派代表安德洛夫上臺,會是什么結果?
白宮那些智囊,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出了一個結論——蘇聯會想盡辦法拉攏東大!
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三十年前,美國在朝鮮半島已經吃了大虧了,如果蘇聯和東大再一次走到一起,他們在亞太地區乃至整個西太平洋,將會全面落入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