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李干淡淡地說道,“勃日夫已經于當地時間凌晨3時05分死亡。”
他看了看時間,道,“也就是3個小時前。”
貝希小組三人立即自己的手表,又去看墻壁上的掛鐘。
莫斯科時間比東大時間慢5個小時,換言之,勃日夫是東大時間8時05分下線的,現在是11時05分。
不可能!
李干是怎么知道如此機密的消息的?
東大是情報工作能力不可能比得上中情局!
這不可能!
貝希起身,神色凝重地說,“李先生,我要求休會。”
李干當然同意。
貝希小組三人急匆匆地走了。
看著完全失去了基本穩重的三人離開,林小茹感到很奇怪,問,“旅長,他們這是怎么了?蘇聯那邊的總文書更替,他們怎么比他們換總統還緊張?”
李干說,“安德洛夫是改革派,這幫人對蘇聯的情況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他要是當了總文書,會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美國人當然不希望蘇聯回血了。”
說到這里,李干干脆在筆記本上一邊畫畫寫寫,一邊給林小茹上課。
“自70年代那場烏克蘭平原大規模災害后,蘇聯的糧食供應就一直有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
“前兩次石油危機中,蘇聯賺了很多外匯,理論上,蘇聯的糧食進口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這里面很多錢都讓勃日夫也揮霍掉了。”
“蘇聯本就是重工業為主,尤其是軍事工業,他們的輕工業跟一坨屎一樣,還不如咱們呢。”
“人們生活靠什么,靠的是面包和衣服,原子彈再厲害、核潛艇再厲害,不能當飯吃。”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這個聯盟內部早已經千瘡百孔了。”
“另一個原因則是集團農莊模式,幾十年過去了,他們還是這個模式,許多農場的管理人員比干活的人還要多,但是這個階層卻拿走了最多的財富。”
“生產效率低下,生產資料、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導致的是一連串的危機。別忘了,蘇聯有三億多人口。”
“美國人其實很清楚,蘇聯按照這個模式走下去,衰退是早晚的事,可是現在,力主對這個模式進行改革的安德洛夫一派要上來了。”
“美國人當然是非常緊張了。”
林小茹頻頻點頭,恍然大悟。
聯想到咱們東大幾年前就開始對農村公社、大鍋飯模式進行改革,實行了包產到戶,釋放資源、釋放生產力,這么一對照,林小茹驚奇地發現,蘇聯這位老大哥簡直是在替東大趟地雷啊!
東大一看蘇聯這個模式很糟糕,立即做出了改變,及時調整了發展方向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