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正常”的和諧,持續了三天。
陸宣,發現了,更多不對勁的地方。
他發現,巷子口那個,賣糖葫蘆的老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他從未見過的,一臉精悍之氣,眼神卻總是四處亂瞟的,年輕小伙。
那小伙,在那兒擺了三天攤,一根糖葫蘆,都沒賣出去。但他,卻一點都不著急,只是,看似百無聊賴地,盯著巷子里的每一個人。
他還發現,原本一天只來巡邏一次的,坊間差役,現在一天,要來八次。而且,每次都會,“不經意”地,在他的鋪子門口,停留上一炷香的時間。
最明顯的,是他鋪子對面,那個平日里,只有幾個老茶客的,“何記茶寮”。
茶寮最角落,那個視野最好,能將他整個鋪子門口,都盡收眼底的位置。
已經,連續三天,被同一個蒙面人,給包了。
那個人,每天蒙著臉,從早上開門,一直坐到晚上打烊。
他,總是,點一壺最便宜的粗茶。
然后,拿著一本書,一看就是一整天。
可陸宣,昨天出門買米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
那個人,看的是一本《三字經》。
而且,他看了整整一個下午,一頁都沒有翻過。
今天,他出門買菜的時候,又看了一眼。
那個人,還在看那本《三字經》。
并且,他手里的書,拿倒了。
陸宣,停下了,自己手上正在研究的,那個“蜻蜓翅膀的空氣動力學結構”的活計。
他,看著窗外那個,正襟危坐,假裝在看書實則,用眼角的余光,死死地盯著自己鋪子大門的“新茶客”。
他平靜的臉上,露出了一個,了然的表情。
“原來如此。”
“這不是什么名人效應?!?/p>
“這是,定點監控。”
他想了想,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身家清白的,大夏良民,兼靖夜司的“特聘首席顧問”。
有必要,去和這位,工作態度極其不專業的“監控人員”,進行一次,友好的業務上的交流。
陸宣,放下了手中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