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荀氏不似汝南袁氏那般家底豐厚,并州又是那么個半死不活的鬼樣子,沒有糧草支援的話就算帶足兵馬也沒用。
看袁氏沒栽之前給袁紹袁術兄弟倆安排的是什么地方,袁紹去的渤海郡人丁興旺有漁鹽之利,袁術去的南陽郡更是天下第一大郡。
就算袁氏在京成員被董卓殺了個干凈,袁紹袁術兄弟倆也依舊能打著汝南袁氏的旗號混的風生水起。
反觀并州……
這么說吧,并州整個州的人口加起來都沒南陽一郡的零頭多。
王允也是不要臉,人家荀司空好歹幫朝廷除掉大患,多大仇啊又是把人流放到并州又是派惡名遠揚的呂布跟他一起去?生怕荀司空壽終正寢是吧?
在親自到并州之前,張燕也是這么想的。
天下人都說他是賊,但是他不這么覺得,沒有哪個賊能有聚集百萬部眾的威望,他有本事讓朝廷封他為將,那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平難中郎將。
朝中權貴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身在民間才能更清醒。
張將軍自認人間清醒,早先還想過要是呂布到并州后忽然發難或者荀氏無法在并州立足他就去施以援手,雖然他名聲不好,但是名聲沒有命重要。
要是荀氏清高覺得他名聲不好寧死也不愿和他沾邊,那就當他什么都沒說。
結果事情的發展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他覺得不光他震驚,京城的王允肯定比他更震驚。
王司徒是太原人,并州什么情況他清楚的很。
邊地和中原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中原出身的世家子沒經歷過胡人肆虐根本想象不到邊地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
就像劉虞到幽州當州牧,治下百姓和周邊胡人對他的廣施恩惠非常受用,但是幽州將士對他卻是不滿居多。
胡人不會因為朝廷施恩就心向大漢,一時的消停不意味著永遠消停,什么時候劉虞給的恩惠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幽州百姓面臨的依舊是胡人南下劫掠。
有那個懷柔的手段可以對自家將士用,憑什么自家將士的糧草獎賞剛剛夠用卻對胡人那么大方?他的胳膊肘到底朝哪兒拐?
潁川荀氏以經學傳家,和呂布那等見利忘義的猛將絕對處不來。
籌謀誅董時能讓呂布為他所用大概率是呂布覺得除掉董卓比跟著董卓更有前途,和荀氏派過去的交涉的那個小輩沒啥關系,等到并州后有了利益沖突估計鬧的比公孫瓚和劉虞還難看。
公孫伯圭看不慣劉伯安好歹還能忍住從長計議,呂奉先看誰不順眼那是丁點兒不帶忍的直接開殺。
到時并州依舊是亂成一團的并州,對遠在京城的王允造不成半點威脅。
等等!
張燕瞳孔一縮,想起在并州的所見所聞,再想想到并州后并沒有和荀氏鬧得不歡而散拔刀相向的呂奉先,后知后覺反應過來呂布在京城愿意和荀氏合作可能真的和荀氏那個小輩有關。
呂布雖勇但無甚謀略,那小子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讓他的親信寧肯以流民的身份留在太原種地也不愿再回黑山軍,忽悠個呂布還不是手拿把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