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機緣,的確有爭的必要,可也得審時度勢。
如今元江龍碑一事,匯聚不知多少仙家。
縱然自己有這一樁‘熟人’的方便,籌謀于此,也是過度冒險,屬實妄為之舉,實不可取。
便也壓下了這點沖動。
趕忙答道:“真人恕罪,小子只是見這黃符之上的符文,不似雷文金刻,也非凡俗文字,有些意外。”
公孫虞聽了解釋,倒沒繼續追究。
淡淡道:“這黃符之上的文字,想必是什么前古仙傳秘文,我都識不得,你自然也不會見過。”
“不過文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古本寶誥,莫要耽誤時辰,你盡快掌握,也好隨我挪移水府,試演緣法。”
李清河應諾一聲,也不多言。
老實翻開古本,低頭翻閱。
只是他一面翻閱古本,部分目光,卻也還是放在了黃符之上。
黃符上的‘先秦大篆’,公孫虞認不得,他卻認得一些,只是認不完全。
尋思早前柳赤鱗傳他猖兵法符,也不過符紙一道,便生玄通。
難免好奇‘云中子’所留法符,若能認全信息,是否也可掌握幾分奧妙。
‘此留下此符的云中子,真是那位福德真仙,以其人出身,高妙道行,所制法符,必然也有不俗,不定就能讓我得來什么上乘道法……’
心頭一絲火熱微涌。
李清河便也分出心思,仔細分辨起來。
然而他前世到底不是研究古文字出身,即便上輩子歷代文字一脈相承,象形演化,辨認起來也十分不易。
也虧得他此世記憶非凡,悟性不差。
步入修行之后,精氣一長,也是耳聰目明,精神強健。
加之修行過符法,也有了辨識符脈組合的能耐。
初初分解,倒也認出部分來。
‘符頭是什么……‘元始’?’
既是玉虛門下,留符之中,有‘元始’之名,不足為奇。
‘至于符膽……似乎是‘玄黃’……還有這個字,是個‘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