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復長劍舞出銀芒,將撲來的陌刀手逼退半步。沈霧卻在此時翻身下馬,朝著與碼頭相反的方向奔去。她記得昨夜布政使周大人的鞋底沾著特殊的紅泥,那種泥土只產在城東窯廠。當她踹開窯廠大門時,正看見周大人將一箱箱文書裝上馬車。
”這些年你們以鄉試舞弊為由,要挾多少學子為你們賣命?“沈霧抽出軟劍,劍身映出墻角堆積如山的兵器,”貢院監考官的印信,都在這箱子里吧?”
周大人的臉瞬間變得慘白,他突然抓起一把文書擲向油燈。火舌竄起的剎那,容復破窗而入,袖中甩出鐵鏈纏住木箱。沈霧趁機欺身上前,劍尖抵住對方咽喉。就在這時,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數十名鐵甲軍將窯廠團團圍住。
鐵甲軍統領掀開面甲,竟是本該在京城述職的津南府總兵。”流心姑娘,交出虎符吧。”總兵冷笑,”從你踏入津南府那一刻起,就該想到今日。焦徽的私兵、謝彪的毒藥、還有那三個蠢貨的自相殘殺,不過是給你設的局。”
沈霧與容復對視一眼,同時出手。軟劍與長劍交織成光網,在鐵甲軍中殺開一條血路。混亂中,沈霧摸到懷中的蠟丸,突然想起父皇臨終前的話:“越是看似清晰的真相,越是要深挖三層。”她猛地轉身,將蠟丸投向火海。
”攔住她!”總兵暴喝。可已經太遲了,火焰吞沒蠟丸的瞬間,沈霧甩出最后一枚銀針,直取對方咽喉。容復趁機奪過戰馬,帶著她沖出重圍。身后,總兵的慘叫聲與爆炸聲混作一團,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
當他們回到巡撫府時,霽風和青竹正守著幾大箱賬本。這些是從周大人馬車上搶下的,里面詳細記錄著津南府官員與敵國的往來賬目。沈霧翻開其中一本,發現每頁邊角都畫著小小的蓮花——與刑部侍郎的筆桿紋樣一模一樣。
”大人,碼頭方向傳來消息。“霽風遞上密信,”大理寺少卿和刑部侍郎的船在出海口被截獲,船上裝滿了軍械。”
沈霧捏著信紙的手微微發抖。原來從一開始,他們就掉進了精心設計的圈套。焦徽的貪婪、謝彪的愚蠢,不過是用來轉移視線的幌子。真正的陰謀,是這些表面清正廉潔的官員,借著朝廷的信任,暗中組建龐大的地下網絡。
夜色再次降臨,沈霧站在巡撫府的廢墟前,看著霽風將最后一具尸體抬出。容復默默為她披上披風,指尖觸到她肩頭的傷口,動作微微一頓。自從昨夜被火藥波及,這道傷就一直滲血,可她卻像渾然不覺般繼續追查。
”你為什么不躲?”容復突然開口,聲音里帶著壓抑的怒意,”昨夜若是我慢半步”
”因為我是大盛的流心。”沈霧轉頭看向他,月光照亮她染血的臉龐,”父皇將監察百官的重任交給我,不是讓我在危險面前退縮。焦徽、謝彪,還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員,他們以為用陰謀詭計就能瞞天過海,卻忘了”她握緊腰間令牌,”天理昭昭,終有明察之時。”
容復望著她堅毅的側臉,忽然想起初見時那個在朝堂上據理力爭的少女。那時的她鋒芒畢露,而現在,經歷無數陰謀算計后,她眼中的光卻愈發清亮。他伸手輕輕擦去她臉上的血污,動作輕柔得仿佛觸碰一件稀世珍寶。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名驛卒翻身下馬,遞上加急軍報。沈霧展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凝重。北方邊境傳來異動,而調兵的虎符,正是她從知府身上找到的那半塊。
”容復,準備馬匹。”沈霧將軍報遞給對方,”我們即刻啟程,去見總督。這半塊虎符,或許能揭開更大的陰謀。”
容復接過軍報,目光掃過上面的密語標記。他突然意識到,津南府的案子不過是冰山一角。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恐怕早已滲透到朝廷的各個角落。
兩人策馬離開時,津南府的燈火漸漸在身后熄滅。沈霧望著前方漆黑的道路,心中卻無比清明。這場與貪腐勢力的較量,才剛剛開始。而她,絕不會退縮半步。
三日后,京城郊外。
一輛馬車緩緩駛入城門,車簾掀開一角,露出沈霧疲憊卻堅定的面容。她懷中揣著完整的虎符,以及厚厚一沓罪證。馬車經過朱雀大街時,她看見街邊百姓正在議論津南府的變故,有人痛罵貪官,有人為巡撫府的覆滅惋惜。
”大人,前面就是刑部。”車夫低聲提醒。
沈霧整理了一下官服,走下馬車。刑部衙門的朱漆大門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她深吸一口氣,邁步而入。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父皇駕崩那天,跪在金鑾殿上接過監察御史印信的場景。
”流心姑娘,陛下有請。”一名太監匆匆趕來。
沈霧跟著太監走向皇宮,穿過層層宮門,終于來到養心殿外。殿內傳來激烈的爭吵聲,她聽出是幾位朝中重臣在為津南府的折子爭論。推開門的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沈霧跪下行禮,將虎符和賬本呈上,”這是津南府一案的全部證據,涉及官員之廣,遠超想象。”
皇帝接過賬本,臉色越來越凝重。當看到與敵國往來的密信時,他猛地拍案而起:“好個膽大包天的逆臣!來人,即刻捉拿涉案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