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陋的塔臺上,飛行指揮員們裹著軍大衣,凝神觀察著夜空,按照程序引導著c-130做進近飛行。
在石墨機場東邊四十多公里的野外,一個剛剛建成的導航臺,僅有幾名關閉,在簡陋的土房子里,持續不斷地給c-130發送引導信號,同時將c-130的航線信息傳回塔臺。
飛機的飛行、起降,絕不是建個機場就完事了的,鮮為人知的導航臺就是非常關鍵的附屬設施。
沒有了導航臺,當前的航空技術水平下,絕大多數飛機都會成為瞎子。
塔臺找不到飛機,飛機找不到機場!
一點都不夸張!
在殲-5、殲-6為王的一代機、二代機時代,能在夜航里自己找到返回本場的航線的飛行員,就是特別牛逼的飛行員了!
茫茫夜空,放遠望去全是一模一樣的黑漆馬虎,白天還能通過地面標識物、參照物來判斷機場的位置,在夜里就抓瞎了。
開辟高原空中貨運專線,而且是夜間,難度之大就在這里!
最要命的是,石墨機場東西兩側都有山遮擋,直直飛過去是看不到跑道的,還得向南或者向北繞一下,從南或者從北進入,才能看到夾在中間的跑道。
此時是冬季,吹的是西北風,根據起降逆風原則,需要從南進入目視跑道降落。
如果轉彎的角度把握不對,飛機就直奔兩側的山去了,非常危險,因為這個時候的飛機,是在準備降落狀態,飛行高度已經低于山體的海拔!
塔臺上所有人此時都感覺不到冷了,哪怕此時當地氣溫已經爆降到了零下30度。
他們緊緊盯著c-130的航燈,兩側顏色深的地方是山體,看見c-130很絲滑地一個轉彎,機頭對準了跑道。
選在這里建機場是無奈之舉,只有這里滿足所有的條件。
兩側山上部署了雷達和防空導彈,用于保衛這個幾乎抵近了邊境線的野戰機場。
c-130的機頭斜斜地對著跑道,是俯沖式降落,李干真是藝高人膽大!
在距離跑道幾米的位置,c-130機頭迅速抬起,后面的主起落架絲滑觸地,隨即前起落架觸地,頓時,泥土夯實的跑道,被揚起了濃濃的煙塵,在飛機后面翻騰著、滾動著。
李干打開反推,c-130在強大的向后作用力下,速度迅速慢了下來。
等到速度降到30以下,李干果斷滑出了跑道,沿著唯一的滑行道,滑向了停機位。
幾輛車風馳電掣地開過來,大燈兩者,光柱隨著車輛的顛簸上下跳躍。
塔臺指揮員振奮道,“給空指發報,高原空中貨運專線開辟成功!”
“軍航8433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