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鍋中,牛油翻滾,紅湯沸騰,各式涮菜,錯落有致。
這道火鍋,據說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碼頭文化,那時船工們為了御寒,將各種食材放入牛油紅湯中煮食,逐漸形成獨特的火鍋風味。
毛肚七上八下,口感脆爽;黃喉經過短暫涮煮,仍保持著原有的彈性;鴨血滑嫩,入口即化……
李奕拿起筷子,盡情享受這份來自山城的熱情與直接。
“爽?。 ?/p>
火鍋的熱氣蒸騰而上,模糊了視線,讓他吃得大汗淋漓,渾身暢快。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p>
“銅爐添炭火,茅屋酒新燒。”
“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華燈初上夜未央,火鍋宴罷情更長?!?/p>
“秋風起兮木葉落,火鍋香飄滿庭閣?!?/p>
“霜降時節爐火紅,珍饈美味聚一堂?!?/p>
“十月煖寒開小閣,張燈團坐打邊爐?!?/p>
“白秫新收釀得紅,洗鍋吹火煮油蔥。”
“煙籠寒水月籠沙,圍爐共話桑麻事?!?/p>
“山林野趣入鍋中,清湯紅油任君挑?!?/p>
“……”
其實,古人也喜歡打火鍋,那些優美的詩詞,真是讓人垂涎欲滴。
當然,古人的火鍋,不僅僅局限于家常食材,更有山林間的野味加入,使得火鍋的味道,更加層次豐富。
清湯的淡雅,紅油的熱烈,可以滿足不同食客的味蕾需求。
他們用詩詞歌賦,記錄下那些溫馨浪漫的時刻,讓后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溫暖與情懷。
當你圍爐而坐,享受火鍋帶來的樂趣時,可以試著用詩意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讓古老而浪漫的情懷,繼續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