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重情重義之人,確實是難得。
這幾日,玉玲在府中也并非全無耳聞。
丫鬟婆子們私下里難免會議論各處鋪子里的管事。
秦放因著相貌端方,行事穩重,又尚未婚配,自然是眾人閑聊時常提及的人物。
那日楚若涵詢問過秦放之后,便有嘴快的丫鬟將此事,當做趣聞說給了相熟的人聽,一來二去,便有了些許關于秦放的零星傳言。
有的說他眼光高,尋常女子瞧不上;有的說他家中有難處,不便成家。
今日,玉玲在浣衣房幫著整理新送來的布料時,又聽見幾個負責采買的小丫鬟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你們聽說了沒?秦管事那事兒,好像有點眉目了。”
“什么事啊?快說說!”
“我也是聽說的,說秦管事不是眼光高,也不是家里有什么兄弟姐妹要幫襯,而是……”
“好像一直在照料一位故人的長輩,聽說是個老太太,身體不大好呢!”
“啊?真的假的?那他豈不是很辛苦?”
“誰說不是呢!平日里看他一絲不茍的,沒想到還有這樣重情義的一面。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個難得的好人了。”
玉玲聽著這些話,手中的動作微微一頓。
她想起那日在花廳,秦放提及“瑣事纏身”時眼中一閃而逝的沉郁,又想起他匆匆離去時那略顯蕭索的背影。
原來,他竟是有這樣的隱情。
一股莫名的情緒涌上心頭,有同情,有敬佩,還有一絲她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異樣感覺。
她覺得,這個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秦放,形象似乎一下子變得鮮活而高大了許多。
從豐樂巷回來后,楚若涵心中便有了決斷。
她將玉玲喚至自己房中,屏退了左右。
“玉玲,”楚若涵看著眼前這個自小便跟在自己身邊的丫鬟,語氣溫和,“關于秦放的事,我想同你仔細說一說。”
玉玲心中一緊,垂下頭,輕聲道:“夫人請講。”
楚若涵便將今日在豐樂巷所見所聞,以及老婦人所說秦放的過往,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玉玲。
她沒有絲毫隱瞞,也沒有添油加醋,只是平靜地陳述著事實。
玉玲靜靜地聽著,雙手緊緊地絞著衣角,臉色由白轉紅,再由紅轉白,眼中漸漸蓄滿了水光。
她怎么也沒想到,秦放身上竟背負著這樣的情義與責任。
“……事情便是如此。”楚若涵說完,看著玉玲,“秦放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他重情重義,是個值得托付之人。”
“只是他如今尚有岳母需要照料,這對他而言,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牽絆。”
楚若涵拉過玉玲的手,“你年歲也不小了,我本想著給你說個老實可靠之人,這就看上了秦放,可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