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鋒突然一轉,“對了,王老推崇的那位方先生,何不請他掌掌眼?”
陳翰林順著眾人視線望去,見方濤正背對人群研究青花瓷,嘴角浮起譏誚:“王大師常說古玩行當眼力為尊,不知這位的眼力……”話未說完,方濤忽然轉身,目光如電掃過硯臺。
“倒也不必細看。”方濤單手插兜走近,“陳老板若是喜歡,擺在家里當個煙灰缸倒是風雅。”此言一出,展廳里落針可聞。
陳翰林臉色漲紅,突然大步走向展柜,從檀木匣中取出燙金封套:“這是故宮研究院的材質檢測報告。”他嘩啦抖開塑封文件,“碳十四測年顯示這方硯臺距今……”
“去年三月,東莞查獲的制假工坊里,”方濤忽然打斷,指尖輕點鑒定書上的鋼印,“這樣的官印模具,他們現場起獲了十七套。”
他俯身湊近硯臺底部,“至于這銘文里的銅綠……”手指在空氣中虛劃,“酸蝕做舊的紋路走向,可比自然氧化規整得多。”
鑒寶廳的空氣驟然凝固。當方濤話音落地,十幾個白瓷茶杯接連發出磕碰聲,藏家們面面相覷,幾個手杖甚至失手滑落在地毯上。
“年輕人好大的口氣。”朱成金捏著燙金證書的指尖發白,鏡片后透出鷹隼般的目光,“國家文物院五位專家聯名認證,到你嘴里就成了地攤貨?”
方濤倚著黃花梨展柜,隨手捻起塊核桃酥:“您老要是信那紅戳兒,就當我在放鞭炮唄。”碎屑簌簌落在波斯地毯上,“橫豎兩百萬買個教訓的也不是我。”
陳翰林踉蹌著扶住太師椅,胸前的翡翠掛件撞出脆響。這位古玩協會副會長臉上青白交加,活像被當眾揭了短的老學究。
“王先生。”朱成金突然轉向回廊方向拔高嗓門,“您推崇的后生當真了得,連宋徽宗御硯都入不了他法眼。”
正與羅館長探討青銅令的王興源驀然轉身,金絲眼鏡順著鼻梁滑下半寸。當他看清人群中央的方濤時,竟露出老狐貍般的笑容:“陳老莫急,且容我掌眼。”
滿場目光聚焦在那方歙硯上。王大師從西裝口袋掏出專用放大鏡,指尖沿著鱔魚黃紋理寸寸摩挲。窗外竹影在硯臺表面游移,映得他眉頭忽松忽緊。
“此物……”十五分鐘后,王興源突然掏出隨身攜帶的紫外線筆,“勞駕關燈。”
黑暗中,硯池邊緣驟然亮起星點熒光。陳翰林喉頭發出“咯”的悶響,整個人重重跌坐進紫檀圈椅里。
“結果如何?”
朱成金迫不及待地搶在陳翰林前頭發問,額角已滲出細密汗珠。
王興源輕叩桌面的手指驟然停住:“方先生判斷無誤,此物確系仿品。”
滿室空氣瞬間凝固。陳翰林手中那張燙金鑒定書簌簌作響,在他劇烈顫抖的指間幾乎要被攥出褶皺。角落里有人碰翻了茶盞,清脆的碎裂聲驚醒了呆滯的眾人。
“絕無可能。”朱成金猛然拍案而起,脖頸青筋暴突,“這可是京城保利春拍的壓軸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