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重頭戲在后頭呢,他前面夸了你厚德載物,后邊就說他想來你這里上學,你若不讓他上,那你就不是厚德載物之人。
你以為他只是堵上了你拒絕的理由?
他還給你設定了具體期限,中秋節過后,還是中秋節過后的后一天,你自己選唄。
陳宴安服氣,服氣宋三郎倆口子真會生,作為先生,天道酬勤是他掛在嘴邊勉勵學生的話,其實他心里門清,天道酬勤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總有那么一小撮人是例外。
小孩自己都把話說到這兒了,宋三郎趁機同陳宴安說起想把小孩送到陳宴安那數理班的事,主要小孩自己喜歡搗鼓各種東西,在家是自己一個人玩,到了陳宴安的數理班有一大堆小孩陪著他玩。
宋三郎始終相信把小孩放進人群中,會對兒子的成長有好處,不要看孩子們年齡小,亦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陳宴安自然是萬分樂意,不過他同宋三郎一樣,考慮到小孩年齡小,也擔心再把小胖娃累瘦,覺得讓小孩下午過來上課比較好,這樣的話,小孩上午還可以多睡會兒。
宋三郎心中感動,亦為辰哥兒高興,無論是蕭衍宗還是陳宴安,都是真心愛護辰哥兒之人。
上學的事正式敲定,陳宴安留爺倆一塊吃午飯,宋三郎知道眼下快過節,定會有不少人前來拜訪陳宴安,委婉推辭掉,爺倆出來時,陳宴安的回禮全是小孩愛吃的各種小點心糖果之類,又送了小孩一本自己珍藏的《算經》,一本《開物元稿》。
爺倆回到家中已經晌午,秀娘說老太太想明日帶著睿哥兒辰哥兒去伯府一趟。
禮節上原也應該,畢竟當初睿哥兒拜師陳宴安的事兒,對方給幫了忙,雖說后來已經特意過去謝過,可如今過節,不去不合適。
這就是人情債的壞處,好借難還,你得永遠記著對方的好,這種微妙的施與受的關系一個處理不好就容易反目成仇。
施恩的人若總覺得接受他恩情的一方虧欠他的,就容易心里不平衡;而接受對方恩情的一方總覺得自己有所虧欠但又還不清,就容易想要逃離這種關系的束縛。
就比如現在的蕭家,總是覺得自己有從龍之功,以功臣自居,無形中就貶低了皇帝自身的努力,被皇帝邊緣化不足為奇,沒人想要供個祖宗,皇帝就更不想。
所以說施恩不要圖報,圖報莫施恩,正如今日辰哥兒對陳宴安所說,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
有時候明碼標價的人情處理起來反倒簡單。
宋三郎還有許多節禮要送,只是過節下午不送禮,若是下午去給人送那不是送禮那是去寒磣人了。
對方會想你上午干嘛去了?
哦哦,你是去更重要的人家拜訪,把重要的人家拜訪完了順道來我這兒溜達一圈兒。
索性宋三郎想帶小孩出去買燈籠,八月十五那日出來賞月,小孩子們都喜歡挑著各式各樣的花燈籠。
不成想他還自作多情了,人家小孩不稀罕跟他一塊兒出去玩,他要跟著宋景茂和睿哥兒一塊出去買燈籠。
孩子更愿意和孩子一塊玩兒,沒人跟他玩的時候,他才想起你,或者他渴了他餓了,他受委屈了,你才會比較重要。
宋景辰才不會說他不想跟他爹一塊出去,那樣的話他下次想跟爹爹一塊出去的時候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