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朝堂,便得那老狐貍青眼相加,此人,果然不簡單。
他暗忖之間,卻沒注意到另一側,公冶時珞余光掠向他,將他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見那人目光灼灼鎖在殿前之人身上,他心頭一動,雖知這二人私下間有往來,卻不知關系已深至幾何。
如今看來,這場授封,恐怕也少不了肅王的手筆。
不多時,朝會散去,眾進士陸續被授予官職,皆落于翰林院任文職,唯有謝扶搖一人,例外于眾。
步出金鑾殿門,謝扶搖正欲離去,卻被一人攔住了去路。
她側目看去,攔下她的竟是素來無太多交集的寧鈺。
微怔一瞬,她復詢問道:“寧大人這是…?”寧鈺同是一身朱紅袍服,腰束玉帶,他容貌清朗,身形挺拔。
此刻眉眼含笑,朝她微拱了拱手,道:“謝兄,可否移步一敘?”兩人并肩而立時,他比謝扶搖高出一截,這一拱手行禮,她站在他面前,也才勉強與他平齊。
她抬手扶起眼前這位才‘高’公子,心下雖疑惑卻仍隨其走向殿外一處僻靜之地。
就在這時,寧鈺抬眸看向她,開口道:“謝兄,家祖正是此次殿試的主考官,看過你的策論后贊賞有加。
”說著,他面上竄起一抹紅霞,語氣略顯拘謹,卻又認真道:“其實我也十分佩服謝兄的見解不知謝兄,是否愿與我結交為友?”謝扶搖微一頷首,語氣也隨之溫和:“寧大人盛情,你我志趣相投,能結為朋友,是謝某之幸。
”她頓了頓,復開口道:“往后但有來往,謝某自當坦誠以待。
”寧鈺聞言眼中一亮,笑意更盛,復又重重拱手:“今日得謝兄一言,寧某榮幸之至。
往后但有差遣,寧鈺必當竭力相助!”…金鑾殿前,公冶予淵與陸謹言交談間,余光無意掃過遠處,只見兩道紅衣身影正并肩而行,其中一人,正是謝扶搖,他身旁,赫然站著寧鈺的身影。
他見此,眉梢微挑,目光復轉向陸謹言,隨意問道:“聽聞吏尚身體抱恙,可還無礙?”陸謹言笑了笑,道:“家父不過是染了風寒,無甚大礙,倒叫王爺惦記,愧不敢當。
”他聞言輕點了點頭,不容推辭道:“王府中新進了幾味滋補藥材,還有些溫養的湯方,稍后讓人揀些合適的送去府上。
”說罷,他目光一轉,又道:“你和令尊皆是本王看重的人,自然是要多關心幾分。
”陸謹言旋即拱手致謝:“如此便多謝王爺美意。
”頓了頓,又補了一句:“回去我定告知父親,王爺掛念之情,必銘感于心。
”公冶予淵擺了擺手,復又道:“虛禮就不必多說了,不過是略盡心意。
”話畢,他邁步向遠處那兩道紅衣身影走去。
身后的陸謹言微怔,旋即便緊跟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