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諸葛哲等人眼中無不爆發(fā)出欽佩之色。
“殿下英明!”四人齊聲應道。
“就依諸卿所議。”李徹拍板道,“子淵,給朝廷之表文便由你親自執(zhí)筆,務求義正詞嚴,不卑不亢。”
諸葛哲:“臣領命。”
“錢師,擴大邊貿(mào)、輸送物資之事,由你全權統(tǒng)籌,務必做得漂亮,既顯恭順,又得實利。”
“交給老夫皆可。”
“文卿,震懾諸部、掌控動向之責,便交予你。至于正則”
李徹最后看向霍端孝:“如今雖是深冬,但軍備不可松懈,傳令各關隘、堡寨,加派斥候,嚴密監(jiān)視諸族動向,尤其留意北胡和室韋的異動。帝都雖亂,我奉國門戶,必須如鐵桶一般!”
“臣遵命!”霍端孝拱手道。
正事議定,堂內(nèi)氣氛稍緩。
李徹話鋒一轉,問道:“錢師,今冬嚴寒,百姓御寒之策,推行如何?”
錢斌立刻回稟:“回殿下,入冬前下官已嚴令各省,務必完成對房屋的加固修繕,所需木料、石灰、草苫等物,由官府統(tǒng)一平價供給,工費亦由府庫補貼大半。”
“據(jù)各州府最新呈報,九成五以上已按期完工,絕不會出現(xiàn)去年朝陽城發(fā)生之慘案。”
“蜂窩煤分發(fā)情況呢?”李徹追問。
“按殿下旨意,今冬蜂窩煤對平民售價再降一成半,對鰥寡孤獨、軍屬烈屬,則憑戶籍憑證免費領取定額。各省均設了平價煤鋪和免費發(fā)放點,并派了專人看管督查。”
“嗯,民生無小事,尤其御寒越冬之事,關乎人命民心,萬萬不可懈怠。”李徹叮囑道,“若有困難要及時報來,府庫當全力支應。”
“臣明白!”錢斌鄭重應下。
“正則,造船廠那邊?”李徹看向霍端孝。
霍端孝拱手:“稟殿下,鴨淥江口新設的船廠已初具規(guī)模,加上大連的船廠,如今已有四艘飛剪船開始營造。船廠匠作營招募的江南、閩地船工,連同高麗的造船巧匠,磨合已漸入佳境。”
“只是,打造此等戰(zhàn)艦,耗費甚巨各部同僚頗有微詞。”
李徹搖頭道:“海軍乃奉國未來開拓海上、威懾倭寇、溝通南疆之根本。本王有言在先,造船廠所需銀錢物料,戶部優(yōu)先撥付,絕不短缺。”
李徹又如何不知道造船花費甚多,但有的錢是不得不花的。
如今已經(jīng)入冬,卻是不好動兵,待到開春之后,便是再起刀兵之良機。
東邊的那群小矬子,李徹可是忍了他們兩年之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