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南方的情況很復雜,世家宗族林立,怕是慶帝都不能完全掌控。
李徹怎么都不放心將最重要的一環交給他人,所以怎么都得親自走一遭。
最好是在東南亞地區留下一支精兵,然后招攬一些當地土著,控制一片土地,再將橡膠樹種植下去。
如此,船隊的大概航線也就能確定下來。
從大連港出發,自東海而下,沿著海岸線航行既能保證安全,又能方便補給。
途中可能會在夷洲,也就是臺灣島停留一下,這座寶島上還有一些李徹感興趣的東西。
隨后便繼續往西南方航行,經過海南島,最終到達占城。
畢竟經典的航線,當年鄭和下西洋走的就是這條路。
占城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首站,綜合史料記載,鄭和船隊從福建五虎門出發后,在順風條件下約需10天抵達占城。
然后,遼東半島到福建的航線直線距離大約是1700公里左右,但船只要沿著海岸線航行,避開深海,所以實際航程會更長,達到2000公里以上。
還要考慮季風和惡劣天氣的影響,途中補給、整頓也要花費時間,這段航線至少要走二、三十天甚至更久。
最終李徹得出結論,此次遠航來回至少要花費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如今是盛夏時節,等回來的時候東北已經快要入冬了。
兩三個月時間還在李徹可接受范圍內,如今奉國的政務體系日益成熟,有內閣和諸多部門協調,自己完全可以當兩三個月甩手掌柜。
最重要的是,關外戰事已平,這片黑土地上已經沒有任何敵人能對奉國造成威脅。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李徹可不想死在占城那鬼地方。
海軍的裝備一定要盡可能精良,把所有的胡椒瓶手槍都帶上,最好想辦法把戰船改造一下,能裝載一些小型火炮。
親衛營也要盡可能帶上,這幾天親衛營也跟著水兵訓練,可惜親衛營中大多是善騎射的北方壯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通曉水性的天賦。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戰船!
李徹不知道歐洲那邊的情況如何,但如今奉國的武力不說是當世頂尖,至少碾壓東南亞那幫土著沒什么問題。
大海才是最恐怖的敵人,這個時代的造船水平也就那么回事,若是遇見極端天氣,李徹很擔心船隊能不能平安到達占城。
還是要等大慶支援過來的船隊過來,看看有沒有更大、更適合遠航的戰船。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航海常識,比如要帶一些水果防止敗血癥,攜帶羅盤、航海圖、望遠鏡防止迷失方向,等等。
如果這是古人常識第一次出海遠航,一些小問題可能就忽略了,好在有李徹這個穿越者在。
李徹曾經交過一個女朋友,她父親就是一艘商船的船長,經常聽她說這些簡單的航海知識。
上天沒讓李徹多等,又過了不到半個月,便收到了兩個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大慶的船隊終于到了大連港,除了李徹心心念念的大型戰船外,還有上千名熟練水兵和更多的造船匠隨船隊而來。
而第二個消息,則令整個奉國朝堂歡呼雀躍。
經過華長安親自診斷,常凝雪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簡而言之,李徹要當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