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慶帝快步走入殿中時,杜輔臣、霍韜等一眾重臣已經到齊了。
杜輔臣向前一步,遞出手中書信:“陛下,軍報在此。”
慶帝擺了擺手沒有接,而是大步流星走到龍椅上坐下:
“莫要浪費時間,信的內容你可看過了?”
“看過了。”
“我問你說,東平郡王、奉王和耶律大賀決戰(zhàn),贏了輸了?”
杜輔臣連忙道:“回稟陛下,我軍大勝!”
慶帝攥著椅把的手微微一松,心臟跳動加快,臉上仍淡定如常:“繼續(xù)說。”
杜輔臣打開軍報,掃了一眼后,娓娓道來:
“奉王殿下和契丹軍陣前斗將,東平郡王殿下親自出陣斬殺敵將占得頭籌,又有奉將王三春罵陣激將,使得三名敵將憤而出陣,被奉將越云、吉泰罕接連斬殺。”
慶帝皺了皺眉:“老四這逆子,又逞匹夫之勇!“
“老六手下那么多悍勇之士,顯著他了,還親自出陣。”
眾臣聞言只是低頭不語,傻子都能聽出來皇帝這話看似是在埋怨,實則是炫耀自家兒子。
杜輔臣繼續(xù)說道:“耶律大賀連損四將,軍心不穩(wěn),只得命令全軍出擊。奉王先以火器攻擊,又讓步兵與敵軍主力周旋,待到敵軍陣線動亂之際,騎兵從兩側突襲掩殺!”
“契丹軍大潰,在營地死守了幾日后,又被殿下派奇兵偷襲了糧道,終于軍心大亂而退。”
慶帝輕輕敲打著扶手,并沒有發(fā)表評價。
雖然戰(zhàn)報上說得簡短,似乎勝利來得輕而易舉。
但慶帝身經百戰(zhàn),卻是知道這戰(zhàn)報看似輕描淡寫,實際上能做到這種程度何其困難?
第一次指揮大兵團作戰(zhàn),能勉強維持陣型已屬不易,更別提能完成誘敵、反擊、側襲等戰(zhàn)術了。
我家老六果然天縱奇才,有名將之風!
“契丹軍敗退的途中發(fā)生了內訌,一路向西撤回上京,另一路向北意圖與室韋援軍匯合。東平郡王和奉王商議過后,也分為兩路,東平郡王率軍攻上京,奉王則向北緊追耶律大賀。”
慶帝開口道:“先說奉王那一路。”
“是。”杜輔臣翻了翻戰(zhàn)報,“奉王一路向北追殺耶律大賀,直至耶律大賀與室韋軍匯合,身邊只剩萬余人。”
“奉王殿下在一處峽谷遇見了耶律大賀與室韋軍,以數萬精兵擊敗了對方十萬大軍,斬殺室韋首領,親自陣斬耶律大賀,并收降十萬室韋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