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不由苦笑,沒想到關曉琴居然把這個皮球踢了回來。
沉默片刻,王東給出了答案,“既然他們兩個都對我這么信任,那我就說一說我的想法?!?/p>
“關于獨家供應的問題,我認為可以采取這種方案。”
“我們可以承諾,等到電池投產之后,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供應向叔叔的工廠?!?/p>
“但是完全排他性的協議,恕我不能點頭?!?/p>
“這是違背市場規律的,也會影響技術的迭代速度和市場反饋。”
向東流也跟著沉默。
對于王東提出來的電池項目,他這邊已經聽完了關曉琴的評估。
按照關曉琴的說法,王東手里掌握的那個陸峰,絕對是一個天才級的人物。
只要她和陸峰能夠聯手,也勢必可以突破電池領域的難關。
一旦這道難關能夠突破,就可以幫助在新能源電池這個賽道躋身國內的一線頭部行列,哪怕在整個國際上也絕對是舉足輕重。
為此,關曉琴已經把她身后的整個研發團隊,全都從國外叫了回來,就是為了輔佐陸峰,徹底完成這個項目的研發。
也正是因為關曉琴如此評估,向東流才會加重籌碼。
其實在最開始知道這事的時候,向東流甚至考慮過,要不要把那個陸峰拉攏過來。
倒不是信不過王東,而是在商言商。
畢竟像陸峰這么專業級的人才,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避免風險,也才能創造更多的利益。
只不過按照關曉琴的說辭,絕無可能。
陸峰和王東是過命的兄弟,兩人之間的關系已經不能用錢來衡量。
也正是因此,向東流才沒有這么做,轉而加大了項目上的投資,從而跟王東達成合作。
既然王東這么說了,向東流也就沒有強求,新能源的汽車,科技含量固然是其一。
他有境外的研發團隊,當然對這方面有絕對的信心。
但是新能源的電池,同樣也是重中之。
想到這里,向東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嗯,小東說得有道理。”
“既然你把誠意拿出來了,我也不做強求。”
“那這樣如何,我們簽訂一個為期兩年的優先供應協議,兩年后再根據市場情況重新評估?”
“如果我的汽車工廠,能夠打開國內的市場,我們再繼續合作?!?/p>
“如果到時候我打不開國內市場,你們可以轉而尋求其他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