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天庸關城內。
邊軍帥府。身材魁梧,滿臉胡茬的邊軍大將軍李元陽坐在主座,臉色陰沉至極。
而在大廳中,坐著的正是一眾邊軍將領。所有將領都臉色難看,以至于整個大廳中的氣氛極為壓抑。
沉默許久,才終于有將領看向李元陽,起身拱手道:“大將軍,末將覺得大軍應該放棄天庸關,撤往陽城固守,還請大將軍為我邊軍僅存的六萬將士想一想……”
“不可。”
那將領話沒說完,立即有人站起反對。
說話的是個三十出頭的青年將領,道:“邊軍撤回天庸關據守,拋棄數十萬百姓已經夠丟人了,如果再向后退兩百里,天下人會如何看待我南境邊軍?”
“而且陽城無險可守,一旦被敵軍突破,南靖騎兵兩日便可殺抵京都。”
“屆時,我等必是千古罪人!”
說到這里,青年將領目光掃過全場,道:“還有,大帥命我們固守待援,擅自撤軍后果會怎么樣,你們自己想。”
聞言,整個大廳瞬間便喧囂起來。
“大帥?大帥個屁啊!他把戰場當過家家呢?偌大的天庸關,他就派了幾百人過來協同防御,這也叫援兵?”
“諸位,不是我說話難聽,我大炎那些身經百戰的將領都死了嗎?陛下竟然讓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少年領兵。”
“固守待援,老子看是固守等死吧!他唐逸從京都就只帶過來了五千兵馬,朝廷又沒有派其他援兵,整個南境哪里還有什么援兵。”
“……”
李元陽聽到一眾將領的牢騷,臉色也格外難看,鎮南軍撤走,邊軍和南靖大軍打了一仗,直接被打得潰不成軍。
精氣神都被打沒了。
再加上南境大捷的真相傳開,而親手締造了南境大捷的罪魁禍首唐祈,還和唐逸有一點關系。
本來就滿腔怒火的邊軍將領,能對他沒有意見嗎?
想到這些李元陽下意識抬手捏了捏眉心,不撤,那天庸關就是邊軍的墳墓,撤,那是要誅九族的……
最重要的是如今天庸關外,還聚集無數江湖高手,而他們全是為殺唐逸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