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七殿下有令,我不敢不寬心。
”“可他是天潢貴胄,裝模作樣虛與委蛇地來接近你我他安的什么心。
”她說著,攥緊了衣角。
徐昉沉默了半晌,終于道:“我也不知道他與我結交這幾日,有幾分是真心,又有幾分是為了那樁舊案。
他那日又來同我說起,我還不知道如何應。
”徐昀的眉心不可察覺地擰了一下,盯住他的眼睛:“你平日口口聲聲‘為生民立命’,不要叫我見你學著投機取巧,攀附皇恩。
”此話既出,院中一片悄然。
徐昉站起身來,走開了兩步,笑里發苦。
“我絕無此心。
我寒窗苦讀,不過為了社稷清明,救不公于萬一,若說為何猶豫,也只是為了這個。
”徐昀眸光一閃,心里似有所動。
哥哥的文章作得那樣好,她是從小拜讀過來的。
他文章里那些“清渠分流、十里稻香”的愿景,又怎么不是自己所想。
查清此案,若真能為地方除弊,她倒不該阻他。
“那你得了什么線索了?”徐昀早已在青濤院聽那人略提,卻仍舊想聽他親口說。
徐昉沉吟半晌,終道:“你不必知道,知道了,只平白多添煩惱。
”徐昀聞言,忽然冷笑:“是啊,我這樣蠢,又是個閨閣女子,合該什么都不知道。
”“我絕非此意!”徐昉聲音陡急,“你方才說得有理,我這便去辭。
況且圣駕不日便要離開仰州,我能做的也實在有限”“隨你吧。
”徐昀打斷他,如嘆息般輕聲道:“只是哥哥,從前是你教我,讀書要正氣,做人要清白。
你不要轉頭又教我,怎么在深宮貴人手里,學著周全自保。
”徐昉一時說不出話來,眼前這個十六歲的妹妹,遠比自己看得更透徹分明。
“我記下了。
”良久,他點頭。
徐昀起身往房內走去,“你做什么,我再不管。
往后他的事,我一個字都不想再聽。
”一點微風拂過,樹上的殘瓣稀稀落落飄下,二人走后,院中空寂,桌上的詩集孤零零沾著落花。
那些人走了便好,徐昀暗念。
或許因為春色將盡,她心里忽然空落落的。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