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忙著推孫銳入座。
“你先坐,我趕緊盯著廚房備飯,銳哥兒定要用了再走。
”“伯母好意本不該辭,只是家中還有事務,來日應當我請伯母來家中用飯,那時還望伯母賞光。
”孫銳躬身答道。
“那你同昉兒在此說話,我也不擾你們。
昉兒,多留銳哥兒坐坐。
”說著,馮氏笑盈盈退了出去。
見諸人都出去,孫銳不等徐昉讓他,一撩袍子就先坐下。
“昉兄,好久沒見了。
上個月去府學里交文章,也沒跟你說上話。
”徐昉不動聲色地拂袖斟茶。
“賢弟這話見外,以后我們兩家結了親,何愁沒時間說話。
”孫銳比徐昉小兩歲,過了端午滿二十,如今都和徐昉一樣是府學生員,來年八月里要參加秋闈。
“自然了,那時昉兄可得叫我一聲妹夫。
”說著,他從袖內掏出兩個錦盒,先開一個,是個點翠的蝴蝶簪子。
“我在外頭逛時見到此物,私以為十分襯大小姐,不過不好親手交給她,還勞昉兄悄悄轉交了,別叫旁人知道。
”又開另一盒,是一對珍珠步搖瑩潤生輝。
“兩位小姨自然也少不了。
”徐昉掃過幾件飾品,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孫銳出身仰州富戶,家中做著綢緞藥材的買賣,雖算不得顯赫,卻也頗有根基。
他有個在戶部當差的叔父,雖只是個五品員外郎,但在地方上已是了不得的靠山。
孫銳雖有些輕狂,功課上頭卻十分爭氣,一家子盼著他能像叔父一般掙個官身,不必再做商人。
徐昉將步搖推回。
“那我替晞妹妹謝過賢弟。
不過,這兩樣也如此貴重我就不便收了,還請拿回去。
”“嘖知道昉兄家風素來節儉,可令祖從前也是翰林清貴,這些小玩意也還是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