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暮色中急急一番話,他倒沒真切地瞧上一眼。
“殿下?”徐昉出聲喚他。
謝洛這才回神,輕咳一聲,正襟端坐,裝作若無其事:“嗯,門關得很好。
定不會似那日,隨意放了外人進來嚇著你。
”徐昀側目掠了他一眼。
那日的外人難道不是就在眼前。
謝洛似沒察覺,只笑著轉了話頭,道:“方才和小姐聊了兩句,原來徐小姐竟連我還在仰州都不知?那說來可就話長了。
”徐昀蹙眉:“怎會知道?圣駕大半月前不就回京了么。
”她看向徐昉,“哥哥也從未提起。
”謝洛搖頭笑道:“我說要低調行事,沒想到徐兄倒真是個厚道人,把我藏得滴水不漏。
”“圣上口諭說要謹慎,我自然不敢輕言。
”徐昉也笑。
自然,他不會說,自己其實是因為徐昀那時撂下好幾句重話,說什么再也不想見皇子,才一個字不敢相告。
“什么口諭?”徐昀警覺。
“也罷。
”謝洛目光一轉,“小姐從來不是外人,徐兄請將那信拿來一觀。
”“是。
”徐昉點頭,從書案一角抽出一封封得極平常的素色紙信,雙手遞上。
徐昀原本神色淡淡,待低頭細看,卻微微一怔。
那紙信上頭筆跡遒勁,措辭雖簡,卻確是真實的御筆親書,尾末一行朱批:“可令徐氏協修地方文錄,以代朕覽,毋需張揚。
”落款處,一方朱印在素紙上赫然顯眼,一看便知這并非假托。
“這是……”她抬起眼,訝然望向兄長,“竟真是圣上的意思?”徐昉點頭:“是殿下替我力言于前,才得了這封手札。
”謝洛道:“圣上南巡前就提,此番如遇有識之士,可薦作編修國典之職。
徐兄雖不在朝,卻最識得江南文脈舊風,若能借修志之機,多保全一二人才,也算功德。
”徐昀神情間頓時多了幾分喜色:“原以為你閑居是避事,如今竟是得了這般信重之事……哥哥你怎不早說?”“事未成形,說了也無用。
”徐昉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