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上謝持簡的視線,也滿不在乎地“嗯”了一聲。
“公子今日舍己為人,一看便知家中教養極好。
”徐昉側目瞥了二人一眼,淡淡開口。
問他言中有意,謝持簡方收斂了神色。
“我本薊縣人氏,家父不過捐個小官。
”他話鋒一轉:“聽聞圣上不日就要南巡到仰州,我也欲在此停留以見勝景。
不過,怎么此時城里還會失火,亂成這樣?”那人低頭飲一口茶水,余光見徐昀聞他所言撇了撇嘴,眼里似有不屑。
“小公子似乎另有高見?”他側目向徐昀道。
見此人竟還追問,徐昀一時只想報書肆里被戲弄之恨,不假思索就道:“圣駕來了要凈街封道,商鋪歇業,百姓反倒沒了生計。
去年為修迎駕的彩樓,還拆了半條街的民宅…”“昀兒!”徐昉冷言打斷,瞥她一眼。
徐昀也立覺話有不妥,便不做聲。
那人微微抬眉,沉吟片刻,“小公子喜歡《南華經》,說的就是與民休養生息之道,只是時移世易,文景之治也是天時地利人和才有,不可強求。
”徐昀本已不欲再說,但此人口吻還有些教誨的意味,她心頭又一陣不服。
她抬了抬下巴,脫口便道:“當今圣上英明,我朝如日中天,自然不做文景之道。
但書上說,治世惟在得人心。
百姓安居樂業,自會戴德;若是名為南巡、實為擾民,那便是失了本意。
”謝持簡神色一凜,似也未想到徐昀接話如此之快,又對論政絲毫不避。
他亦未停頓,只接著就道:“小公子是說,圣上不該南巡?民情不察,則朝堂空言。
小公子讀書甚多,怎么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可”徐昀微微往前傾身,正要再辯,只聽忽徐昉將茶盞重重一磕,當啷一聲響,驚得徐昀不由側目看他。
徐昉眉頭緊擰,看她的眼神已不是提醒那么簡單,雖未開口,但徐昀心里咯噔一下,瞬時垂下頭去盯著茶碗,手已將衣角捏緊。
徐昉堆了些笑意,向對面那人道:“謝公子勿要見怪,犬弟年紀小,書讀得不多卻愛妄言,公子萬勿聽進心里。
”他轉臉向徐昀,抬了些聲音道:“再亂說話你就出去!”謝持簡連忙擺手,“徐公子切莫如此,咱們隨口一說,且當今陛下廣開言路,朝中幾個衙門都為諫言而設,我們如何說不得。
”徐昀聞言,這才敢微微抬頭。
那人眉目間含了笑意,神色全不似方才的冷峻,他又道:“少年意氣多難得,倒叫我想起當年也總在師席上與同窗相辯,更是唇槍舌劍,徐兄大可不必如此謹慎。
”他偏過頭,沖著徐昀微微一笑:“是吧?”徐昀忙躲了眼神去看徐昉,徐昉見此人似并不在意,遂亦笑道:“公子說的也是。
”座中靜了片刻,徐昀心下漸松,暗忖著,此人好像并非個十分輕薄狂妄之徒,倒是自己說話有些急了。
話雖如此,座中之人神色卻皆比方才謹慎。
謝持簡似有所思,終于先打破了沉寂:“說起來,方才在后臺,我見著一古怪的東西。
”說著,他從袖里取出一張微微有些燒卷發焦的紙條來。
徐昀抬目看去,那紙上字跡雖不甚清楚,卻也能看出,工工整整地畫了一串奇怪的符號,由或橫或豎的直線和大小不一的圓圈組成。
“我進后臺時無意在里頭桌上瞥見,當時來不及細看便揣進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