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珠廠的事情,早都傳遍全國了。
那幫買辦干的齷齪事,遇上李干,被他干得滿地找牙,直接把他們的遮羞布掀掉,戳穿了他們的偽理論。
一篇名為《警惕新買辦階級的冒頭,堅定不移走自主科研的道路》的署名文章,在國防軍報上,以頭版頭條的方式發布。
這篇文章,用詞極為犀利、觀點一針見血,揭露了買辦階級的真面目,以殲-10所獲的巨大成功為例,充分證明了自主發展的重要性。
此舉,也被視為李干與精英階層決裂,向買辦階層開火的重要標志性事件。
李干也被視為自主發展道路的堅定支持者、倡導者。
因為他的身份,地方的人咬他不入,現在又是軍發委技術審核處處長,自主發展陣營的力量便更加強悍。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干竟然說要引進直升機,走買的路子。
李干決定好好地跟三位軍種大佬厘清其中的區別。
他道,“我們有研制戰斗機的基礎,在老毛子的幫助下,建了211廠,當時一開始生產的,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式戰斗機?!?/p>
米格-15是第一種投入現役的噴氣式戰斗機,和美國的f-86是同一水平的戰機,在當時是最先進的。
“在戰斗機研發這塊,我們的是很高的。但是,直升機這塊,長期以來不太被重視,我們又沒有那個基礎?!?/p>
“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向別人學習,引進產品和技術,再搞國產搞改進,這個路子是最快的?!?/p>
“這與買辦階級單純的買、租,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不單純引進產品,還要買生產線,還要技術轉移?!?/p>
說到這里,李干看向年萬樹,說,“美國的uh-60直升機是現役通用直升機里,最適合我們的。他們大概率是不肯賣ah-64的,但是可以提出來談,真正目的放在uh-60上?!?/p>
年萬樹說,“上面已經在接觸了,很快會到你們軍技辦。”
軍技辦負責所有軍用裝備設備技術的引進和出口審核,要引進uh-60黑鷹直升機,當然是要經過李干的審核的。
可以說,李干手里捏著兩大關鍵部門,怎么都繞不過他。
李干說,“直升機的兩大難點是發動機和槳葉工藝,尤其是發動機,我們幾乎沒有渦軸發動機的技術積累。”
年萬樹說,“這就要看你的了。五年之內,我希望能給每個軍區配備一個直升機團?!?/p>
“五個。”李干笑著伸出一個巴掌,“每個軍區五個團,我可以立軍令狀,五年之內,讓陸航部隊有七十個直升機團?!?/p>
多嗎?
一個直升機團編制飛機二十多架。
七十個團才1500架左右。
美國陸軍有7000多架各式直升機。
2008年5月12日之后,直升機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地步。
根據學者估算,陸軍至少要有3000架直升機,才能基本滿足履行使命的基本需求。
李遠海忍不住質疑道,“阿干,先不考慮能不能在五年之內搞出自己的直升機,哪怕是買技術回來生產,那可是1500架直升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