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掛彈量少,完全可以用數量來進行彌補。
強-5的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優點是——這玩意兒配備了座艙裝甲!
飛行員的存活率大幅提升!
跟他娘的空中坦克似的,有空中59的美譽。
拋開這些不談,除了強-5,李干沒有別的選擇了。
距離開戰滿打滿算兩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對戰機的這些性能進行改進是來不及的了。
李干要做的是提升強-5的軟件,火控系統、通訊系統兩大塊。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這件事。
宋文忠和吳強帶了技術人員已經在維修機庫對一架強-5進行研究了。
李干到了之后,直接說,“東部電子所的火控儀直接替換上去,在機腹找個合適的位置安裝一具雙通道電臺,用于直接與地面部隊聯系,機背安裝一具gps定位裝置,我們就做這三項改進。”
都是提升軟實力的改進。
宋文忠說,“我們哪來gps定位裝置?”
“明天就送過來了,我通過埃方的關系弄了一批,足夠完成空中強擊團的改進。”李干說。
宋文忠連忙問,“有多的嗎?”
“有,用于研究的,我已經額外留出來了。”李干肯定地點頭。
吳強立即帶人尋找合適的位置,先把雙通道電臺和火控儀安裝上去。
三項改進都是針對強-5的不足制定的。
雙通道電臺尤為重要。
按照現在的指揮方式,地面部隊無法直接和飛行員聯系,需要先向前線指揮所報告,前線指揮所再和空軍指揮所協調,空軍指揮所再給飛行員下令。
極其的麻煩。
李干的想法是,直接取消請示匯報這個過程,將呼叫空中火力支援的權限下放到連一級地面部隊。
雙通道電臺安裝在機腹位置,就是為了便于與地面部隊聯系。
在作戰中,采取輪流值班的方式,以一架強-5作為指揮機保持在戰場上空巡弋,負責給升空的機群分配任務,而目標方位參數,則由地面部隊直接報給指揮機。
大大提升了空中火力支援的效率。
沒有更好的通信系統,李干只能采取這種原始粗暴的辦法,來搭建起一個相對簡陋的戰場空地通信網。
次日,原裝的gps定位裝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