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過后,戶部尚書畢自嚴匆匆忙忙入宮。走進乾清宮。
“臣!畢自嚴,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畢自嚴走到朱由檢面前,聊起大紅色官袍,雙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磕頭。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淡淡道:“平身。”
“不知陛下,讓司禮監(jiān)急召臣入宮,有何事?”畢自嚴回過神來,緩緩站起身子。
“是這樣的,畢愛卿。朕想在全國,大力推廣種植玉米,解決大明百姓的饑荒問題。”朱由檢緩緩開口,言簡意賅的敘述。
孫傳庭點了點頭,接過話道:“陛下,告訴我們。玉米,這種農作物早在嘉靖年間,就由西方人傳入大明。”
韓爌沉聲道:“現在玉米,已經在沿海的福建.廣東,山地眾多的四川種植。”
戶部尚書畢自嚴,回過神來。腦袋賺得飛快:“臣斗膽,詢問陛下。這個玉米,畝產能多少石?”
朱由檢緩緩開口,言簡意賅道:“玉米耐旱,1—2石畝。”
“但是,可以種植在山地,以及丘陵。只需要每個七天,讓農民進行除草。”
畢自嚴若有所思,繼續(xù)詢問:“陛下。那玉米的生長周期,需要多少個月?”
朱由檢皺了皺眉頭,認真的回憶:“這個需要看品種、氣候、種植方式而異。”
“有的玉米品種70~100天,有的玉米品種100天——120天。”
“玉米可以種植在山地.丘陵,也可以種植在平原。”
“主要是看當地的氣候,以及降水。”
朱由檢緩緩開口,右手摸著下頜胡須:“一般來說,玉米是在四月份到五月份播種。九月份到十月中旬,就可以收獲。”
孫承宗沉聲道:“畢大人。吾建議你,派出精明能干的戶部官吏,前往福建.廣東.四川,三個地方尋找玉米。”
“陛下說,玉米在當地被稱為西番麥。”
“走進鄉(xiāng)村田地,去考察一番。”
“如果玉米,真的能夠畝產2石。完全可以全國推廣,大力種植玉米。”
王世忠回過神來,雙手抱拳:“陛下,臣附議。”
“臣,出生在蒙古。自幼跟隨父親,歸順大明。”
“在邊關看見太多易子相食的情況,都是因為農戶吃不飽。”
“在北方小麥的畝產,也就是8斗。如果是良田膏腴之地,才有可能畝產2石。”
這就是,作為邊關將領。提拔進入內閣的好處。
最起碼,下到基層地方,知道糧食的畝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