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雖然有時對我確實有些嚴厲,但他是為我好的,我能理解。”
顧譚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真實想法。
“那哥哥覺得,父親在行軍作戰,在朝為官的行事做派怎么樣?”
顧譚沒想到顧雪嬌和他聊這個,他完全沒想到,但是他也很好奇,她問他這些問題,是想引出什么話題。
“父親脾氣不大好,又是有些過于急躁,但他尤擅用兵之道,也十分有勇氣。人無完人,父親是武將,都難免有時脾氣急些。”
顧雪嬌點點頭,表示認同他的話。
“哥哥的話很有道理,如今朝中武將多以經驗為重,對于兵法和馭下之術,為臣之道上其實多有欠缺。因此,多是大勝或大敗,很難有折中均衡之道,也多有不懂進退分寸,以致引得官家不滿之類行徑。”
顧雪嬌把話說得很明白,她相信顧譚能夠明白。
“哥哥試想,若是軍中,能夠有兼具文武之道者,對軍中未來的發展,對朝廷,是否更有助益?”
顧譚看著她,沒答話,但眼神跳動了一下。
顧雪嬌的意思,他已經明白了。
但他不愿意這樣,他看過朝中的臣子們氣宇軒昂或是陳詞激烈的樣子,他也想有朝一日,能夠站在官家面前,為天下蒼生聲辯,替萬民發聲。
一旦跟著父親入了軍中,自己就再也不能實現這些了。
“哥哥接連考了三次,倒并非說哥哥的才智欠缺,只是,眼下與選取人才的標準有些偏差,又或者,其中,另有什么緣故。”
顧雪嬌說到這里,微微頓了頓。
她心里更傾向于后者。
畢竟,朝中對于顧家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若是官家想要處置顧家,自然不會希望顧家的后人能夠春闈中榜,否則處理起來會更加麻煩。
若是這個緣故,就算他再考一千次,一萬次,也不會中。
到時候,哥哥的意志被消磨,顧家就又少了一重指望。
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得知顧譚這次未中的時候,她就下定決心了,她一定要勸說顧譚,放棄這條路。
顧譚“騰”的一下站起來,這是他未曾想過的原因。
顧家……
他知道父親一直行事放蕩灑脫,也不怎么將尊卑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