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已經有人提出來將藪貓進行人工合法化養殖,按照正常繁殖和馴化時間來看。”
“大概兩年到五年的時間,就有變成寵物的前提條件。”
“順利的話,五年到七年,就會開放定點的嘗試性寵物養殖。”
一個保護動物要變成寵物,需要經過重重條件才有這個可能。
尤其是在國內這種稍有不慎就會變成食物的地方,如果不做好萬全的準備,那非但沒辦法通過寵物化增長數量,反而會造成物種進一步被毀滅。
唐晚晚作為行業內的人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不過相比于那些棄養的人,絕大多數的養寵人還是充滿了對于動物的喜愛。
大多數保護組織也都清楚這一點,面對著大多數人的請求,也在做著努力。
單單唐晚晚目前知道的,就有關于北極狐和藪貓的馴化飼養園。
這里除了承擔部分的繁殖任務之外,更多的還是針對物種進行社會化的培育。
只要一代代的培育下去,可能是三代,五代,十代終究有機會將人類為主的這個概念植入到動物的腦子里。
一旦成功,以這一代的基因為藍本,大規模的繁殖和培育。
保護動物寵物化就算是徹底完成!
至此,只要在一兩個城市進行試點確認該動物符合人類安全養殖的范疇后,市面上就可以再度多出一種寵物。
同時以人類對于貓科動物的喜愛來看,只要市場還有需求,那么就會有人成立相關的繁育基地。
就可以完美的解決掉該種動物數量稀少的問題。
【我的天,中體型的貓科動物哎!】
【好想要,能不能快進七年啊!】
【攢錢攢錢,等剛出來的時候估計是很貴一只!】
直播間的網友猜的倒是沒錯,任何一個寵物剛剛出現的時候價格都貴的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