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傳來一陣笑聲。
楊燁伸出頭往下看去,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軍隊。
哎呀,敵人變多了,不過這東西厲害,再多來點人也沒事。
這時,一騎而出,對著祭祖壇拱手。
“臣,安京守備軍安京伯救駕來遲,請圣上恕罪!”
“鎮(zhèn)玄軍老兵校尉祁偉召集舊部,特來勤王平叛”
“圣上,臣妾來了”
戰(zhàn)場的形式一下子逆轉(zhuǎn)了!
安京守備軍的突然反水,讓寧王的大軍進退兩難。
看到祭祖壇下的千軍萬馬,以及風(fēng)中飄搖的大玄旗幟,楊燁哀莫大于心死。
你們可以來,但能不能別卡時間卡得這么好?
禍不單行!
就在大軍趕到的瞬間,楊燁原本增加的那5000昏君值直接歸零。
楊燁也經(jīng)過這么多次對昏君系統(tǒng)的驗證,得到了一個結(jié)論。
不管過程如何,只要在別人覺得昏庸,那就昏庸,別人覺得英明,那就英明。
而人物占比則根據(jù)地位來平衡權(quán)重。
朝臣和官員占比高,但這一群體數(shù)量少,平民百姓占比低,但群體數(shù)量多。
想獲得巨額昏君值,就得同時讓多個群體認為自己昏庸。
楊燁一開始都做得很好,人定勝天讓貴族覺得他不敬天,怒懟無劍道讓百姓覺得他侮辱有道真修,大肆選秀,妖族和親和重用宦官讓人以為他是個好色之人。
加上零零散散的市井罵名,所以他才會覺得自己能獲得很大一筆昏君值。
百姓和貴族肯定還是覺得他昏庸的,昏君值仍舊有不錯的收獲。
可問題在于,安京伯這個人反水了,那些被自己原地解散的鎮(zhèn)玄軍也來了。
那個叫祁偉的直接帶著百姓來支援自己,都做到這個地步了,百姓還會覺得自己昏庸?
這下完了,在百姓眼里自己肯定成了個不惜以自己為誘餌,掃清朝中賊子的明君。
他很想讓底下的人快點走,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但是他不能這么做。
就算他們帶著兵馬走了,也不可能瞬間逆轉(zhuǎn)百姓的看法,而且他沒昏君值,處理不了剩下的叛軍。
楊燁終于明白了歷朝歷代君王們的身不由己。
當昏君都已經(jīng)這么困難了,當明君肯定更難吧!
看著自己手下軍隊那無與倫比的士氣,楊燁一時之間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