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靈王愛女心切,也急忙帶著羲和回到府中。
平靈王陷入沉思。
剛才沒來得及細想,現在一想,頗多端倪。
李德言府邸的大門、院墻,為何倒塌?
院中的親隨,見到自己等人為何惶惶不敢阻攔?
將這一切聯系起來,結果很明顯,有人先自己一步,強闖了府邸,才會有這一片破敗景象。
這個人,只可能是楊燁。
也就是說,李德言擄走了羲和,被楊燁發現后,
便帶著東廠廠衛,踏平了府邸,不想還是晚了一步。
不對,也不能說晚了一步,醫師說羲和已無大礙。
這樣一想,可不正是楊燁救了羲和?
平靈王感觸良多,這樣一來,楊燁背黑鍋的怪異行徑,也能說通了。
都是為了他平靈王啊!
平靈王很了解自己,自己就是個暴脾氣!
羲和被逼死,自己定然大怒,恐怕當場就打上安京伯府上要個說法,一氣之下帶兵廝殺,也并非不可能。
到時候,可就沒有任何回轉余地了!
而楊燁,為了不讓慘劇發生,不惜自污,替李德言頂罪,緩和自己與安京伯之間的關系。
如果逼死羲和的人變成楊燁,他還敢討個說法更是帶兵威脅嗎?
平靈王當然敢,可在別人不知道他這么莽啊!在所有人眼中,沒有人能挑戰楊燁的權威。
一旦這件事流傳出去,別人也只會說楊燁昏庸無道,強搶勛爵女兒,不會說半點有關自己懦弱不作為的壞話,畢竟換做他們,也不敢對楊燁怎么樣,女兒被收入宮中,甚至還是種榮幸。
平靈王沉吟一聲,楊燁當真用心良苦,無形間平息了一場戰爭。
要知道,楊燁執意背鍋的時候,可沒人知道羲和只是昏迷。
“枉我此前還曾聽信謠言,若非親眼所見,當真不知道楊燁竟是如此陛下其實是一位明君啊!陛下你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一時間,平靈王竟不知該用什么詞來形容楊燁,數遍歷代君王,又有哪一位像楊燁一樣,甘愿留下逼死勛爵之女的千古罵名,來阻止可能爆發的戰爭呢?
平靈王連嘆數聲,再去探望了一番羲和,便連夜趕往安京伯府邸。
如果不是你安京伯的兒子見色起意,又何須讓英明的君王背上污名?
平靈王要為楊燁、為羲和討個公道。